栏目:玩乐发布日期:2020-06-28浏览次数:834
周屋稻田位于东莞东城周屋社区,是近几年东莞人气网红打卡地。稻田占地近650亩,可以说东莞目前面积最大的连片水稻种植农田。
近10年来,周屋社区在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都做得相当出色,这里不仅有上百家工业企业,还有宝贵的农耕文化。
周屋稻田真正火起来的应该是在2013年,当时极具创意的稻田画“心心相印”,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在随后的几年里一直不断创新和改造,现在已经美到连当地人都觉得自豪。
在这片一望无际的“都市稻田”里,远眺绿油油的田野,眼睛非常舒服。可以忘记自己是谁,可以丢掉那压到喘不过气的压力,放开胸怀尽情呐喊。
如果真的想逛完这片农田,大概需要花半天时间。在这里,电动车成了最实用的代步工具。骑着电动车,穿梭在田野间,感受大自然的恩赐,迎着清爽的自然风,漫步于田野之上,整个人也会格外的放松。
傍晚时分,是这片农田最热闹的时候,下班后的白领、放学后的学生、劳作后的村民...他们都会在夕阳落山前到田野里散步,闲聊家常。
趁着舒服的自然风袭来,和同伴说些悄悄话,不用担心被旁人听到,反正话会被藏在风里。
曾有一位朋友和我说过,“等我退休后,一定要去周屋养老”,因为这里有陶渊明向往的田园生活,十分惬意。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大概在这休闲的田园生活里,最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稻田的隔壁是周屋村民自家耕种的“小菜园”,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而食。
“小菜园”种的都是一些家人喜欢吃的蔬菜,吃不完就分享给左邻右舍,或者在路口摆个小摊,赚点肥料钱。
现在愿意在田间耕种的人越来越少,放眼望去,奔波忙碌于田间地头的几乎全是中老年人,也只有他们还保持着这份“种地情怀”,尽管不再是以农业为生。
“要割禾,先弯腰”在这些村民上,深刻体现。村民每天弯腰耕地、施肥、淋水...这里的每一颗蔬菜都是他们辛苦耕种出来的成果。
虽然说周屋是东莞市区的一部分,但在这里没有一栋栋的高楼大厦,没有各大商圈,更多的是一份随处可见的田园质朴生活。
“在河堤下的绿油油草地上野餐”,这场景在宫崎骏的动画片上看得比较多,但是在东莞还是很难找到。
悄悄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在稻田附近就藏着这么一个“野餐圣地”,在这里随便拍都是大片,重点是人少、地方大,还有河流相伴。河的对岸便是茶山镇。
不过唯一缺点就是,因为这里刚改造起来没多久,很多大树都还没开枝散叶,不能在树荫下乘凉,会比较晒。
建议大家傍晚时分过来,还可以欣赏日落,完美!对了还需提醒一下大家,因为靠近河堤,大家一定不能下水游玩,这样非常危险!
周屋,一个拥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地方,如今在东城算是有小名气。
该社区主要划分了三大区域,工业区、住宅区和农保区,在近20多年来不断拓展和延伸各区域功能。
在这里作为最古老的存在,应该就是这个祠堂了,据说这个祠堂已有620多年的历史。
祠堂的对面,还立着一块《周氏祖训》石牌,这些祖训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如果想要了解周屋农业文化,来这个博物馆就对了,里面陈列着各种村民农耕劳作的工具。(不过很可惜当天没开门)
说到周屋历史悠久的,还有这棵树干。听村民说,这树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枯了,但是一直屹立不倒。
休闲公园是村民饭后散步,夏日乘凉,左邻右舍闲话家常的好地方,而且还是一个新兴的广场舞场所。
周屋的居民楼都被公园绿化包裹着,四季常绿呈现出充满生命力的周屋。
从很多当地人记事起,这棵古榕树就已经扎根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的周屋人在榕树底下长大。
除了公园多之外,社区还配备多元的娱乐运动设施,篮球场、羽毛球场、滑梯...几乎涵盖全龄段的娱乐设施。
周屋还有另一个名片“糖果村”
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周屋还有另外一个名片——糖果村。这个名片来自“徐福记”,也是周屋社区名气最大的工厂。
夸张点说,当地村民就是吃着自己耕种的稻米,闻着徐福记糖果香味长大的。每当徐福记制作沙琪玛或者酥心糖的时候,阵阵糖果香就会飘满整个村子,每次闻到都让人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