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基督信仰群体的公共崇拜是基督徒生活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公共崇拜作为一种“群体的灵修”,又与基督徒的灵性生命息息相关。如安排公共崇拜?或如何参与公共的崇拜,无论对信徒与牧者而言都是现代教会生活重要的课题。这其中牵涉了崇拜形式的考量,传统?或现代?大众导向?或信徒导向?本课程将引领参与者一同思考作为一种信仰的行动,崇拜的本质与意义为何、崇拜设计的基本规范,以及参与崇拜事奉的装备等课题。除了主日崇拜外,基督徒的生命礼仪与牧养的关系。本课程也带领学员一同设计如何在堂会内推动崇拜的教育,使会友也能白每一个崇拜仪式的信仰或神学意义。
授课目标: 本课程透过讲解与示范,引导学员认识基督教崇拜的意义、神学与当代的实践,协助学员认识崇拜的信仰意义,以及与牧养的关系,并实践参与或建构教会的崇拜事奉。
2. 林崇智著。第二章〈圣餐礼〉《生命的礼仪:循道卫理的圣洗礼、圣餐礼、婚礼、殡葬礼》。香港:香港基督教循道卫理联合教 会文字事工委员会,2013。页55-92。
2. 林崇智著。第四章〈殡葬礼〉《生命的礼仪:循道卫理的圣洗礼、圣餐礼、婚礼、殡葬礼》。香港:香港基督教循道卫理联合教 会文字事工委员会,2013。页115-148。
与评鉴: 每周上课时,按进度交导修材料的阅读报告一篇,篇幅为一至二页(A4纸12号字)。内容包括:
2) 相关课题(与本课程有关的神学课题,或其他阅读的资料)。
3) 个人的反省(引发的神学讨论及当代实践反思)。
报告占40%(于该堂结束前缴交,过期不用补交)。导修表现30%,崇拜设计30%。
02. 林崇智著。《生命的礼仪:循道卫理的圣洗礼、圣餐礼、婚礼、殡葬礼》。香港:香港基督教循道卫理联合教会文字事工委员会,2013。
17. 庞君华著。以约为根基的崇拜:〈牧养角度的反省〉,收于谭静芝编:《神是我们的神:圣乐与牧养发现之旅》圣乐与崇拜研讨会发表文章汇编。香港:建道神学院。2008。页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