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系 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了解卫生从业人员和大学生对“unintentional injury”的常用译名“意外伤害”的感知。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卫生从业人员、大学生进行调查。大学生、卫生从业人员对“意外伤害”一词表达的可预防性的看法。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类人群对于“意外伤害”一词可预防性的认知差异 检验水准定为α=0.05。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卫生从业人员有效问卷335份 男性占46.0%;大学生有效问卷684份 男性占46.5%。10%的卫生从业人员和19%的大学生认为“发生意外伤害是个人倒霉” 12%的卫生从业人员和19%的大学生不清楚意外伤害是否可以预防 两类人群对“意外伤害”可预防性的判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4.793 P<0.05)。不同类别的卫生从业人员之间和不同专业大学生之间对“意外伤害”可预防性的判断均无统计学差别。结论 建议用“无意伤害”或“非故意性伤害”取代“意外伤害”这一不当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