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之后,气候干燥,身体水分蒸发变快。执业中医师萧善文昨日表示,时序进入秋季,这时已没有酷暑煎熬,空气中湿气渐消,取而代之的是干燥空气,所以就有秋燥的说法,此时大自然阳气渐敛,体内新陈代谢也可能变得低下,容易产生莫名疲累感,这种现象俗称秋乏,适合滋阴润燥,食材应以平润、胶质之类食物为主。

萧医师指出,秋天宜多吃平润食物,包括梨子、百合、玉竹、荸荠、枸杞等,梨子蒸熟更佳,以便润心肺、养胃阴。此外,秋气与肺脏相通,但是肺脏娇嫩、容易受到外邪侵害,因此,适合多吃一些带有胶质、质地黏稠的食物,包括银耳、海带、山药、莲子、海参、菇类食物等,以便滋润、促进新陈代谢。

萧医师指出,民众尽量早睡早起、增加睡眠时间,以便敛阴养气,再做一些聚气、内敛的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即可,这就是所谓秋收,适合运动项目包含原地踏步、饭后散步、爬楼梯、伸展操、气功、瑜伽等,同时舍弃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如此避免损害人体阳气。

平常十一点前睡觉,睡眠时间应控制在六至八个钟头之间。中医认为,睡眠也是养阳气、生正气的好方法。另外,民众也应多晒太阳,因为太阳是阳气的主要来源,这么做可以唤醒人体机能,甚至于有助减少脂肪囤积的机会,特别是具有阳虚现象的人更要多晒太阳,但是最好避开紫外线最强的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