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内容 2013年台北诗歌节以“生活给我的诗”为大主题,彰显生活自身即是一种富足的存在,给文学营养,给诗热量,给心锻炼。让我们保持热切、包容,跟随缪思的脚步--找到适合自己灵魂的食物,是的,诗是材料,也是烹调,也是火焰,而生活就是我们的餐桌与厨房;找到我们最愿意一遍遍重来与付出气力的那种劳动,创作当然是劳动,生活的泥与水中,是诗句如同绿苗的尖。

今年诗歌节活动从10月19日至11月10日,以向重要诗人致敬为主轴,“大师专题”将讨论波兰国宝级的诗人辛波丝卡和鲁热维奇,“经典重读”系列则针对汉语世界受到读者欢迎、后起创作者尊敬的木心、也斯、林亨泰、夏宇。除了诗歌节的主视觉取自辛波丝卡的拼贴画创作,也请到许多年轻一辈的创作者与学人,来谈谈他们心目中的这些经典诗人。另外,国际诗人方面,也有来自斯洛文尼亚、秘鲁、法国、中国大陆与新加坡的诗人,将从疾病、旅行、摄影、语言等多种角度来讨论诗的表现。

跨界诗演出方面,今年也将举行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诗乐会,彰显战后台湾具有批判内涵的重要诗人与歌手。诗的剧场、诗与舞蹈的互动、诗人与读者如何一同行走城市、参与彼此生活……等等,特别的是,还从俄国请到诗歌吟唱家,与台湾富有文学气息的年轻音乐创作者同台演出,另外还有声音诗的专门场,让我们可以看到诗如何影响歌,文字与声音如何对话。同时,除了行之有年的影像诗征选,邀请影像创作者表现他们的诗思,今年还别开生面,举行青少年“绿生活”短诗征选,让未来的主人翁能把心中的理想生活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