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内容2009台北诗歌节于98年11月20日至11月29日举行。以“诗是城市的行道树”理念,试图让人们看见台北文化的质地。活动包括启动“乐善好诗”捐一首诗行动,《电光火诗:数位影像诗之夜》是一场为网络诗部落客所举办的交流“Party”。还规划了两类共3场的户外活动,包括刘克襄的两场行动诗学“诗发生现场1-指南宫步道诗歌行”、“诗发生现场2-福州山步道诗歌行”以及“游园-林园诗话”,感受大自然对诗的创作想像与影响。

另外亦有“经典诗话”-为郑愁予、杨牧两位大师之夜,原汁原味呈现2位诗人的创作精华。让学子近距离接触外国诗人并与诗作对话的“校园诗学”、“倾听与倾谈─诗与理想生活座谈会”系列、“诗的五重奏”系列,从不同的国籍民情、思维角度与形式切入且进行探讨,让诗更显魅力与深度的价值。

“高海拔的声音-当代原住民诗歌”,邀请到重量级的民歌之父-胡德夫以及莫那能、阿道‧巴辣夫、腾莫言‧基闹等演唱自己创作的诗或作歌,其中阿道‧巴辣夫和腾莫言‧基闹,以个人的诗作融入阿美族古调,并以歌剧形态诠释意函。行之有年的“外劳诗会”,让这群位台湾打拼的外籍朋友,借由诗的创作一解思乡或表述爱恋等情愫。这正是多元族群共融的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