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报告是《世界遗产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29条)的法定要求,是一项全球世界遗产每六年一次、主动性的保护监测活动。定期报告的目标主要有:评估各缔约国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情况;评估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是否得到长期保持;提供世界遗产相关更新信息,记录遗产所处环境和保护状况的变化;为缔约国提供一种区域间合作以及信息分享和经验交流的机制等。

按照世界遗产中心的计划,亚太地区的第三轮定期报告的填报周期为2020年9月—2021年7月。此次也是我国作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参与的第三轮定期报告工作(第一轮2003年,第二轮2012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作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保护的国家研究中心和总平台,将全力协助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开展第三轮定期报告的填报工作。目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正在对世界遗产中心官网发布的第三轮定期报告培训材料中文版进行校译,之后将陆续在世界遗产之声公众号以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门户网站上发布,供大家查阅和下载。今天先跟大家分享其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材料(下载链接见文后),分别解答了遗产地管理者应该怎么更好地参与第三轮定期报告工作以及遗产地管理者需要具体填报哪些内容。

遗产地管理者具体需要填报些什么?——请看《遗产地填报模板》

该文件完整展示了遗产地在填报第三轮定期报告调查问卷时的内容和格式。问卷共分为15个章节,其中涉及有关特定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以及世界遗产更大范围的目标(例如教育和意识建设)的问题。问卷有十四种主要问题类型,包括确认、单选按钮、复选框、量级评定、开放式评论、百分比等。

目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正在校译《定期报告调查问卷关键术语表》,将为大家准确理解第三轮定期报告调查问卷中提到的世界遗产概念提供官方参考,大家敬请期待。

材料查阅及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