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中游、主题性)”于2022年2月推出,旨在鼓励获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资助的院校,与世界各地顶尖的科研机构合作,在重点科技领域进行更多主题性、跨学科及可转化作应用的研发工作。
资助上限:独立项目每项为500万港元;涉及多门学科或多所科研机构合作的项目每项为1000万港元,并获优先考虑。
计划每年邀请院校提交申请一次。2022年的申请期由2022年2月11日至2022年4月29日,邀请以“绿色工程科技”及“治疗代谢性疾病的药物”为主题的项目建议。请在提交申请前细阅以下文件:
已填妥的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中游、主题性)申请表格样本(英文版)
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中游、主题性)成功申请机构的拨款及行政指引(英文版)
创新及科技基金研发项目的知识产权安排指引 (英文版)
创新及科技基金秘书处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初步甄选。如有需要,个别申请或须接受外部审核。创新及科技基金秘书处会把评选结果及外部评审员的意见(如有),提交“创新及科技基金研究项目评审委员会”,根据既定的评审架构评审。
中游研究涵盖一系列活动,包括概念验证、实验室验证、系统/工序优化、原型开发及试用,并有潜力促成进一步下游研究及发展工作,其成果可供应用或商品化。
我的申请可以自订研发题目吗?
“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中游、主题性)”的每一轮申请均有特定主题,我们欢迎院校根据每轮接受申请时所公布的主题自订研究题目。
私营公司可如何参与“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中游、主题性)”的项目?
本地或非本地的私营公司可以透过提供现金及/或实物赞助支持“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中游、主题性)”下的项目。合资格的赞助者可以向“投资研发现金回赠计划”申请现金回赠,但不可以拥有由项目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如有)。
谁可以申请成为合作项目的伙伴申请机构?
合作项目的伙伴申请机构可以是主要申请机构内的不同单位,或另一所本地/非本地大学/科研机构。业界的私营公司并不符合申请资格。
将“院校中游研发计划”纳入“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内,“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中游、主题性)”继续支持获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大学进行主题性的中游研发项目。
非本地伙伴申请机构必须提供由具合适资格,可在该机构注册、成立或设立的地方执业的律师所发出的法律意见(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