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除了靠口服药物,另一有效方法是注射胰岛素,但不少人对胰岛素针有误解,以为注射胰岛素代表糖尿病已届末期,甚至以为使用胰岛素会伤肾。事实又是否如此?

胰岛素是由胰脏分泌的一种贺尔蒙,作用是把糖分带入细胞以产生能量供身体使用,当胰岛素供不应求时,便会引起糖尿病。未被使用的糖分令血糖长期过高,可以破坏全身血管,引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如心脏病、中风、截肢及肾衰竭等。

部分病人使用多种口服药后,血糖仍不能受控,即使血糖持续高企, 也坚持只使用口服药物,抗拒注射胰岛素,直到长时间血糖过高引致糖尿并发症 (如肾衰竭恶化至需要洗肾),才肯使用胰岛素作糖尿的治疗,这往往令人误以为病情严重才需要使用胰岛素,事实是太迟才开始胰岛素治疗,才使血糖不受控而引发并发症。

事实上,胰岛素治疗并不是在病情变得严重时才使用。医生会视乎病人个别身体情况决定何时为病人采用胰岛素治疗,有些患者初期就已经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有些原本服用口服药的病人未能将血糖控制达标时,加上改用胰岛素亦有助控制血糖。

临床上已有研究证实,糖尿病初期以胰岛素作治疗,有保存胰脏B细胞(β cells) 的功能,从而减慢病情恶化的速度,长远对血糖控制是有帮助的。打个比喻,糖尿病人血糖过高时,他们的胰脏B细胞 (β cells) 就像一些上班族不断加班,做到“虚脱”,即使再催谷也无用,注射胰岛素有如“请外援”,这有助胰脏β cells休息一下,从而养精蓄锐,让它能恢复正常功能,令病情尽早受控。

注射胰岛素并不存在造成依赖的概念,反而可以保存胰脏的功能,有时甚至可以令胰脏功能恢复,增加胰岛素分泌,亦是糖尿病一个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案。此外,部分患者,如一些血糖异常高的初确诊者,经胰岛素治疗并配合一些合适的口服糖尿药后,数月后或有机会慢慢减少或停用胰岛素。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有助减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因此病人应与糖尿科医生商量一个适合自己病情和需要的治疗方案,别因为误解或偏见而拒绝一些有效的治疗建议。

声明:本文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以上资料只供参考,并不是医生的建议。如身体有任何不适,请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