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摘要、关键词:“摘要”二字五号黑体,摘要内容五号楷体;“关键词”三字五号黑体,内容五号楷体,关键词数量为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六、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五号黑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段后1行。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中图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类目名称如下: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 B 哲学 C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 Z综合性图书
文献标识码就是用于标示文献正文内容类型的代码。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每篇文章或资料均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论文作者在撰写公开发表的论文或投稿时,都应根据“规范”所设的 5 种内容分类文献标识码,确定自己论文的分类项,并在中图分类号项后标注文献标识码。 这 5 种文献标识码所指代的文献内容的基本类型如下:
单倍行距,字符间距为标准,首行缩进2字符,一级标题加粗,其余不加粗。正文分两栏,栏间距2字符。正文标题的层次用下面的格式:
八、图:图题位于图下方;中文用小五号宋体,英文用小五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居中,段后0.5行。
大图无法分栏时,将前后的正文分别分栏。
九、表:表中量与单位之间用“/”分隔(三线表),表题位于表上方;中文用小五号宋体,英文用小五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居中,段前0.5行。
大表无法分栏时,将前后的正文分别分栏。
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不分栏,首行缩进2字符,中文采用五号楷体,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单倍行距。
l专著:
l学位论文:
l研究报告:
l期刊文章:
l论文集:
l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l报纸文章:
l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l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载体标志].
电子文献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l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英文翻译放在参考文献的后面,包括题目、作者、单位、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题目段前1行,题目、作者、单位居中,内容摘要和关键词首行缩进2字符(4个英文字符),关键词中间用分号分隔,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