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非常着重照顾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照顾资优生正是本校的其中一个目标。
本校资优教育的模式,主要根据教育署在二零零零年拟定的校本资优教育的三层推行模式,层次不同,服务对象及程度亦有所不同﹕
教统会“第四号报告书”引用美国联邦教育局对资优的定义肯定了资优特质应朝向多元化的界定。 资优儿童是指那些在以下一方面或多方面有突出成就或潜能的儿童:
在绘画、戏剧、舞蹈、音乐等视觉及表演艺术方面特具天分;
有领导同辈的天赋才能。在推动他人完成目标方面有极高能力;
在竞技、机械技能或体能的协调方面有突出天分。
根据教育局的“三层架构”模式推行三层架构发展模式。
1. 在各科日常课业中加入挑战题以考验学生创造力或高阶思维技巧。
2. 在课程统整周中,不同科目均需要使用不同的高阶思维能力以完成有关的课题。
定期进行提升课。根据高中低学生能力分班及设计不同程度的教材。
2. 中文科提供口才训练。
3. 一至六年级数学科设有解难工作纸,以训练学生的解难能力。
4. 常识科安排科任老师参与教育局资优教育组资优教育教师网络(常识组)-“自主学习六部曲”教学支援计划,优化学与教及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第二层次:
IIC:以抽离方式在正规课堂以外进行一般增润课程,使能力相若的学生一起接受有系统旳训练,着重启发学生思考、培育创造力及个人与社交的能力。
II+D:以抽离方式在正规课堂以外进行专门课程,在特定范畴有较突出表现的学生接受有系统的训练。
与教育局资优教育组、香港资优教育学苑及其他教育机构合作,推荐特别资优学生参加富挑战性的校外增润及延伸学习机会。
根据资优定义把人才分为六大类型学生。学校可根据“人才库”的学生名单,有系统地运用校内外资源,照顾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