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 因导热性差,要500~650℃预热( 形状复杂工件) 或800~840℃预热,从1270~1280℃分级淬火,分级温度为580~620℃,然后560℃三次回火,保温1h。
组织: 铸态组织包括呈骨骼状的、碳化物片状与马氏体或屈氏体相间排列的莱氏体,以及黑色组织( δ 偏析) 和白色组织( 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铸态组织和化学成分尤其不均匀,而且热处理也不能改变,因而必须进行压力加工,将粗大的共晶碳化物打碎,使其均匀分布。淬火后的组织为M + 碳化物 + 残余 A( 多达30% ) ,经三次回火后残余A只剩1%~2%,最终的回火组织为M + 碳化物 + 极少量残余。
主要特点: 通用性强,工艺成熟,红硬性优良,当切削温度在540℃时硬度能保持66HRC,600℃时保持63HRC。缺点是碳化物偏析严重,热塑性低,不能加工特硬和特韧的材料。成本高。主要用途: 制造形状复杂的小型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