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乱是很多小孩子日常做的事,不少爸爸妈妈在教导孩子的时候会用奖励的方式,希望小朋友们会因为想要获得奖励而变得乖巧听话。不过,美国有研究发现,对于小朋友来说,奖励的吸引力远远不多于可以捣蛋的机会!瑞士儿童心理学家更认为,0-2岁为“感觉运动期”,这个阶段的小朋友会经常用“捣乱”的方式刺激大脑,因此,爸爸妈妈应适时放手,让小朋友自由地探索新事物,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小朋友喜爱探索多于接受奖励。研究邀请了34位成年人以及32位4岁儿童参加一项活动,研究人员向参加者展示四种不同的外星生物,当参加者点击外星生物时,能够获得指定数量的虚拟糖果作为奖励,小朋友更加能够在实验结束后,把获得的虚拟糖果换成真实的贴纸。而点击其中一种外星生物能够获取10颗虚拟糖果,其他外星生物则只有1至3颗虚拟糖果。
研究发现,几乎所有成年人在短时间内已经获悉那一种外星生物能够获得最多的奖励,并在实验过程中有86%的时间都在拣选该外星生物。但小朋友却只有43%的时间选择了奖励最多的外星生物。原因并非因为小朋友不知道那一种外星生物能够获得最多的奖励,而是即使小朋友知道,但仍然想继续点击其他的生物,以发掘其他未知的结果。
对于小朋友来说,好奇心大于一切(图片:Shutterstock)
研究人员观察后发现,小朋友们会有自己的一套系统进行探索,不但能够知道每一个外星生物的奖励数量,亦会重复点击同一款外星生物,以查看会否获得不同数量的虚拟糖果,可见比起获得更多奖励,小朋友更加容易发掘新事物。同样道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提供的奖励未必能够阻止小朋友用“捣乱”的方式去发掘新事物。
爸爸妈妈不妨让孩子在安全的情况下放手探索新事物(图片:Shutterstock)
小朋友喜欢用“捣乱”的方式去发掘新事物,例如翻开家中的橱柜和抽屉,用手触碰不同物件等等,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所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及,0-2岁为“感觉运动期”,这个阶段的小朋友会经常用“捣乱”的方式,例如咬东西、触摸不同物件,这个行为可以刺激大脑,激发孩子探索新事物的欲望,可以帮助认知、手部以及口腔发展,从而变得更加聪明。
虽然面对倒满玩具、非常混乱的家居,对于父母来说非常“难以理解”及难以忍受,但这个是孩子们利用好奇心探索新事物的过程,爸爸妈妈不妨让孩子在安全的情况下,尽情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