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网报道中国禁烟公众支持媒体呼吁政府也舍得花钱。截止到2012年底中央财政就已经花了近600亿地方各级财政也安排了相应的补助资金。然而种种努力似乎都打了水漂在上百个国家吸烟率都在下降的时候中国烟民数量和烟草消费却不降反增。国内禁烟为何如此失败到底是哪些人在吸烟公共场所全民禁烟是否是一剂良药?《事实说报告》随机调查10万在线用户用理性的数据描绘中国人的吸烟现状和禁烟态度。

数据显示七成烟民吸烟始于14到22岁这个阶段。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容易在好奇、叛逆、追求同辈群体认可等种种原因的驱使下开始尝试吸烟而且14岁以下开始吸烟的男生数量是女生的两倍。

参与调查者中中西部地区以及云南是烟民比例最高的地方东部沿海地区次之港台则最低。

(注:烟民指数:调查不同地区网友抽烟的比例选项为“抽烟”、“已戒烟”和“不抽烟”分别赋值为5、2.5、0后计算的平均得分分值越高代表该地网友抽烟的比例越高。)

数据显示近一半的吸烟者平均每天会抽10根到一盒的香烟抽5根以下的烟民不到十分之一且男性比女性抽烟数量高。

对于香烟类型的选择显然低收入者的选择余地更小。收入在5000元以下人中近七成会根据价格来选择香烟而收入偏高的人更多考虑香烟的风味和有害物质的含量收入更高的人更会在意香烟所象征的身份地位对于他们来说手中的香烟和衣服的品牌一样是彰显身份的符号。

调解情绪、缓解疲劳是大部分人抽烟的原因。然而《英国精神病学杂志》的一份报告指出吸烟可以缓解压力的观念虽然普遍但其实是一种错觉解压的最好方式是运动。

调查参与者中超过一半的人自己不吸烟却对家人吸烟持无所谓态度。不过男女态度迥异男性持无所谓态度的人数几乎是女性的3倍女性更不愿意让家人吸烟。

戒烟真的那么难?

一个人无论学历高低戒烟都很难。六成烟民戒烟都以失败告终正在戒烟的比例也很小。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随着学历的升高尝试戒烟的人数反而降低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烟民中近四成没有戒过烟。

烟龄越短戒烟越容易。数据显示抽烟时间不超过一年的人有四分之一左右都能成功戒烟但是也有近一半的人没有打算戒烟等成为老烟民之后想要戒烟却又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看来戒烟越早越好。

假如有一天买烟也需要剁手你还会买吗?

为了节约开支而戒烟的烟民比例不到两成说明中国烟草的价格并不高且为了身边人的健康而戒烟的不到二成可见吸烟者对二手烟危害的认识还尚有不足。

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吸烟者会将香烟作为礼物送人即使不吸烟的人也有超过一半将香烟作为礼物。逢年过节送烟酒的“特色”文化也会增加了吸烟者戒烟的难度。

经济越发达人们对于该城市的文明水平要求更高。数据显示港澳台开展控烟活动最多甚至高出其他地区一倍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控烟活动也较不发达地区更多。此外烟民比例更高的省份也是开展控烟活动的主要地区。

(注:控烟指数:调查不同地区禁烟的开展情况选项为“开展过”、“没有听说过”和“没有开展过”分别赋值为3、1.5、0后计算的平均得分分值越高代表该地禁烟活动普及率较高。)

数据显示大部分调查对象支持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其中不抽烟的人中支持率高达92%吸烟者也有超过六成赞成无论是吸烟者还是不吸烟者都期盼一个没有烟雾缭绕的环境。

调查显示社会对于公共场所吸烟的容忍度很高七成以上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会选择默默离开而不会上前劝阻不过不抽烟的人采取措施制止对方的可能性要比抽烟的人高一倍。

数据显示六成调查对象认为立法是控烟的**手段。人们对于立法的认可度颇高而很多国家通行的提高烟草税和包装警示图片在中国的认可度却很低。这种现象值得深究。

参与调查者中认为禁烟的最大障是在于香烟的社交作用和行业利益链条总计占到六成能否改变丑陋的香烟文化破除行业利益的阻碍是禁烟成功的关键。

2016年9月22日《事实说》微信公众号推出调查问卷:“禁烟越来越严你却还在受二手烟折磨?”通过网络传播与发酵共回收有效问卷10万份。问卷上除涉及中国人吸烟现状的相关问题外还包含部分网友对禁烟政策的看法。《事实说》使用spss统计软件将这些数据进行汇总和交叉分析得出以上这份《2016中国人吸烟现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