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顾名思义,处暑代表着暑气将尽,三伏天亦接近尾声,秋气将至。此时正所谓“争秋夺暑”之际,虽然已经进入秋季,但暑气尚未完全退去,所以整体气温只是微微下降,中午气温仍然较高,早晚则温凉,降雨量亦逐渐减少。
处暑节气正值夏秋交替之时,自然界阳消阴长的趋势渐见明显,身体的状态亦由春夏的“生、长”,逐步转为秋冬的“收、藏”,是一种生理周期的调整过程,此时身体容易出现一种懒洋洋的疲乏感,即所谓“秋乏”,本身脾脏和肝脏较弱的人士更见明显,适当调节日常起居饮食,有利于身体适应这种变化。
黄帝内经指出秋季宜“早卧早起”,处暑时节可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应该比夏季时提早1小时入睡。此外,适当的午睡亦有助于人体适应自然界的阴阳转化,但午睡不宜过长,以少于1小时为宜。
运动有助于改善“秋乏”,但不宜过于剧烈,宜选择一些相对柔和的运动,例如步行、伸展运动、八段锦等等。此外,日间亦应该适当接触阳光,促进阳气运行,有助提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