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国际学院院长杜文苓。该学院为政大第十个学院,今年首度招生(摄影:秘书处)

创新国际学院致力培育具全球性视野、跨领域知识学习能力的人才(照片来源:创新国际学院)

创新国际学院今年首招生,虽仅招收10名本籍生及40名国际生,却吸引近400名本籍生,以及来自东南亚、东亚、中东及中南美洲等多国学生报考。其中,外籍生以东南亚学生占七成最多,其次为中南美洲。创新国际学院新生不论本籍外籍,均拥有优秀的第二外语专长,也不乏于数理统计、资讯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及大众传播有优秀表现的学子。

创新国际学院为政大第十个学院,致力培育具全球性视野、跨领域知识学习能力的菁英人才,并以“三创新”、“三国际”为特色。“三创新”分别为学程创新、整合创新、课程创新,“三国际”则为国际招生、国际治理、国际连结。

在学程创新方面,创新国际学院于大一大二不分系,大三再进行专业研讨,突破传统专业领域限制。除着重实务性专题研究,院生也须进行至少一学期的国际交换,使院生能借此与全球发展动态密切衔接。而整合创新方面,创新国际学院则作为政大拓展国际化的基础建设,让创新国际学院作为一个新品牌,为政大对外开拓市场,最终的资源与各院系所共享。

在课程创新方面,内容横跨全球治理、亚洲研究、资讯科技与创新,以议题为导向的特色课程为主,并设计中英文双语课程,提供院生全球与亚洲区域视野。此外,创新国际学院课程也连接跨校、跨域教学资源,如“人类世与地缘政治”课程将与台北市立美术馆双年展结合,并与国际学者、横跨五校师生合作。为配合双年展的活动,授课地点也会从校园内,移动到与公众互动的北美馆。

至于“三国际”方面,创新国际学院期盼培养出具跨域思维的“国际治理”人才。透过与全球事务发展相关的课程,以解决问题为取向的弹性及能力,学习跨域解析公共事务。如“全球卫生治理”课程因应新冠肺炎疫情,从公共卫生、社会学、法学、传播学的不同视角出发,反思全球卫生治理架构。此外,创新国际学院与美国、日本、韩国、泰国、澳洲等地大学联系合作,未来将持续增加合作对象。今年,政大接下南岛计划,深化与南岛各国交流的重任,创新国际学院将与各院合作,强化与伊富高、关岛、斐济大学的学术及师生交流合作,达成深化国际连结的目标。

未来创新国际学院将以强化政大国际化优势、推动多元语言环境,持续提升国际化研究能量。同时奠基于政大各院专业,发展跨领域创新协作课程,并借重国内外姊妹校合作优势,以达到培育学子掌握全球脉动的全方位国际治理人才的设立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