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大肠炎发生的原因是体内的免疫细胞错乱,攻击自己的大肠。(图:安南医院提供)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罹患亚洲人不常见的溃疡性大肠炎。(欧新社)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因为溃疡性大肠炎复发,而辞去首相职位,之前还传出他不适吐血,台湾台南市立安南医院胃肠肝胆科医师许秉毅表示,民众对这项疾病比较陌生,这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亚洲人发生的几率很低,但安倍首相却被这项疾病折磨了50年,一辈子都可能无法根治,有些患者甚至每天要跑厕所二、三十次,“在厕所旁才有安全感”,也解释了安倍首相工作时要常跑厕所的情况,但是这项疾病却不会吐血,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
安倍因为这项疾病而去职,不少民众有疑问“这跟胃溃疡一样吗”、“有这么严重需要辞职吗?”
安南医院副院长许秉毅表示, 溃疡性大肠炎与因为压力或饮食不当引发的胃溃疡完全不同,前者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发生的原因是体内的免疫细胞错乱,攻击自己的大肠,使大肠产生发炎及溃疡的一种疾病。
其发生率大约是每年每10万人中有1.2到20.3人发生,较好发于欧美人士,亚洲人发生得较少。目前还不清楚导致免疫系统错乱的真正原因,不过研究显示可能跟肠道坏菌、遗传基因、高油高糖饮食和抽烟有关。
他表示,腹泻和血便是溃疡性大肠炎的两大症状,这是为何安倍有时在工作时必须频繁跑厕所的原因。曾有一位30岁罹患溃疡性大肠炎的女病患,发病时,一天要跑2、30次厕所,“我必须在厕所的旁边,才有安全感。”患者说,可以理解疾病带来的痛苦。
此外,有些溃疡性大肠炎的病人还可能因为肠道发炎而导致腹痛、发烧、体重减轻及疲劳。严重者甚至会发生大肠破裂,引起腹膜炎而死亡。
同时溃疡性大肠炎的患者因肠道慢性发炎,大肠癌发生率会比常人高,约3%的患者最后会产生大肠癌。一般建议,发病8年后,就要定期作大肠镜,筛检大肠癌及癌前病变。
在治疗上,溃疡性大肠炎目前无法根治,只能经由药物﹙包括胺基水杨酸、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粪便移植及改变饮食生活习惯来改善症状及促进大肠溃疡愈合,这是为何安倍自17岁发病,至今被折磨了50年,始终无法痊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