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C河上公注:谷、养也。人能养神则不死也,神谓五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矣。

6.2B是谓玄牝。

6.2C河上公注:言不死之(有)〔道〕,在于玄牝。玄、天也,于人为鼻。牝、地也,于人为口。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藏于心。五气清微,为精神聪明,音声五性,其鬼曰魂,魂者、雄也,主出入人鼻,与天通,故鼻为玄也。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藏于胃。五(性)〔味〕浊辱,为形骸骨肉,血脉六情。其鬼曰魄,魄者、雌也,主出入于口,与(天)地通,故口为牝也。

6.3B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6.3C河上公注:根、元也。言鼻口之门,是乃通天地之元气所从往来。

6.4B绵绵若存。

6.4C河上公注:鼻口呼噏喘息,当绵绵微妙,若可存,复若无有。

6.5B用之不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