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清明上河图》有30多本,其中大陆藏10余本,台湾藏9本,美国藏5本,法国藏4本,英国和日本各藏一本,光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就藏有7本,其中有三个版本最被大众知道。
最早的版本,是北宋末著名画家张择端所创作。张择端字正道(又字文友),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宋徽宗时宫廷画家。这个版本的《清明上河图》,可谓命运曲折,曾一度散落民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二是明代著名画家仇英所绘画,仇英是“吴门四大家”之一(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他根据“清明上河”这一 题材,参照“张择端”的构图结构,以明代苏州城为背景,采用青绿重设色方式,重新创作了一幅全新画卷,风格与宋本迥异。“仇本”也是后世众仿作鼻祖,明人笔记载,当时各种以此为蓝本的仿作层出不穷,一时间成为达官豪门相互馈赠的高档礼物,被称为仇英仿本。原作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三是在乾隆元年(1736年)由清宫画院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合作画成,可以说是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长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时代特殊风俗,如踏青、表演 等等娱乐活动,因此增加了许多丰富的情节,如戏剧、猴戏、特技、擂台等等,画的事物繁多,虽然失去了宋代古制,却是研究明清之际社会风俗不可缺的材料。同时,由于西洋画风的影响,街道房舍,均以透视原理作画,并有西式建筑列置其中。此卷用色鲜丽明亮,用笔圆熟细致,界画桥梁、屋宇、人物皆细腻严谨,是院画中极精之作。这个版本现存于国立故宫博物院,被称为清院本清明上河图。 所以,台湾其实是有《清明上河图》的,只是并不是我们习惯认识的那幅张择端版本的清明上河图。
此页面最后修改于 2020年6月18日 (周四)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