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比兴、物色与情景交融,析论中国诗学的精神方向,着重“情景交融”的理论探源、理论基础,并兼论王夫之的诗学体系。
中国文学传统,以抒情诗为胜场,对于抒情诗的体式、美学分析,与由之而来的对抒情传统之批评与讨论甚多;尤其情与景的关系,向为中国诗歌理论里的关键问题,宋以后的诗评家常强调“情景交融”的重要性。事实上,汉魏六朝的学者早已在“比兴”和“物色”问题上讨论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本书从历史的角度,追溯比兴、物色、情景交融一线相承的发展脉络,为中国诗论中的情景理论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图像,不仅着重情景问题的理论分析,更有助于深入了解其理论意义。
英国华威克大学比较文学理论博士,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荣誉退休教授,现为国立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约聘研究员、中国文学系合聘教授。研究领域为当代文学理论、中国文学批评。著有学术论文数十篇;另著有专书《游观、想像与走向山水之路:自然审美感受史的考察》、《语言与意义》、《中国古典诗的抒情特质》、《中国古典诗论中“语言”与“意义”的论题:“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与“含蓄”的美典》等。
带你写一遍 英文写作技巧总整理:【书+别册】
手指按按1200字英单插卡有声平版学习电脑(粉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