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们的阿育吠陀食物疗愈师的课程里讲了阿育吠陀吃的原则,也跟大家聊了阿育吠陀与西方对食物不同的看待观点。其实之前开了至少五次的阿育吠陀养身食疗的工作坊,我们在课程里面讲述了不同于西方概念的食物疗愈,但是也很清楚不是全部的人都可以接受这些概念,毕竟我们从小就接受着西方营养学的喂养,没有数据没有科学证实似乎就是假科学。

之前用阿育吠陀的观点跟大家聊增强免疫力的部分,有一大部分我们在聊食物,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阿育吠陀饮食吧!

阿育吠陀长期以来一直将饮食作为保持身体健康的主要方式。 进餐时间和进餐时的意识状态会增加身体内的活力或是毒性。 我们要如何探索阿育吠陀的古老智慧并透过食物来创造健康?下面整理了10大准则让大家参考。

今天小孩的点心是蔓越莓香料烤苹果,小孩子超级满足得一直说好吃,两个小孩几乎一人吃了一颗。当小孩不想吃饭、生病或是消化有问题时,这就是**的良药,可以让小孩感觉到身体被支撑。用阿育吠陀香料烤苹果似乎总是能够满足我们的渴望,提供能量让我们继续向前。

记得在上次的夏季食疗中有用到米汤,有大概提了米汤选米的观点,大家现在都习惯了用西方的观点来选择食物,所以选米会用根据卡路里和纤维含量判断,有些人认为由于白米高热量,它会导致体重增加,所以就会忽略白米。但我们会发现在阿育吠陀的选择并非如此,我们常常会用到白米。 最近,米在营养界受到了很多负面宣传。有些人认为,由于其高热量,它会导致体重增加。其他人认为,如果你适量食用它就可以了。在阿育吠陀的观点里会考虑谁在吃它?什么时候吃?以及我们的消化火对它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