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可华埠的中文招牌风波已困扰了半年余,仍未获得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为了寻求大家都能接受的应变良策,由华总会和华社联共同主办的第二次全侨大会,将于本周日在唐人街华人大楼礼堂举行。
魁北克省政府文化部长于今年二月五日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曾表示,暂停追究中文招牌事件,直至能寻出妥协之方案;随后便出现由谁作为华埠的合法代表去与省府谈判的问题。因为,只有确认了谁是合法代表,其谈判结果才会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当时召开全侨大会,投票推举谈判角色,就可以避免出现“擅自行动”和“另起炉灶”的指责,也不会被主流社会认为华社各自为政,步伐不一,甚至被误认是闹不和,窝里斗,是一盘散沙。
解决了代表权问题后,就必须订下谈判的底线,谈什么?怎样谈?如何争取主流社会的舆论支持?如何取代先前达成的未完善协议?在哪些关键上是务必坚守“不退让、不妥协、不动摇”的原则?
作为谈判代表,肩负着历史使命,必须全力支持他们,要对他们“言而有信”,“信则不疑”,同时,增加谈判之透明度,更是十分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