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价
全球城市住宅楼市升温,一份最新报告指,今年首季各主要城市楼价,按年同期平均上升约7.4%,是自2007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而香港受本地买家需求和经济反弹推动,楼价录得约2.2%的按年涨幅。 莱坊发布2021年第一季《全球城市住宅指数》,该指数根据国家统计局或央行发表的官方楼价数据,追踪全球150个城市的一般住宅楼价表现
香港房市交易资讯高度透明,有兴趣投资人可到两大地产代理(房地产中介)集团─中原地产和美联物业一游。 楼价节节上升,气势如洪,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连升六周,再创一九九七年后新高,瑞信甚至考虑修订全年楼价升幅预测。 瑞信分析员梁启棠表示,由于私人住宅供应短缺、利率低企及通胀加剧,故今年楼价升势较该行预期为大
金管局今日公布负资产住宅按揭最新调查结果,负资产住宅按揭在2021年第2季末减至5宗,较2021年第1季末67宗减少62宗,减少93%,涉及金额亦按季减少94%至2100万元。中原按揭董事总经理王美凤表示,今年上半年楼价平均累升约6%,已相当贴近楼价历史高位,促使负资产数字于低位继续回落至零星宗数。首季负资产数字仅67宗,由于次季楼价对比高位仅差约1%至2%,故此仅零星高成数按揭银行职员及/或按保个案仍处负资产界线
全球城市住宅楼市升温,一份最新报告指,今年首季各主要城市楼价,按年同期平均上升约7.4%,是自2007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而香港受本地买家需求和经济反弹推动,楼价录得约2.2%的按年涨幅。 莱坊发布2021年第一季《全球城市住宅指数》,该指数根据国家统计局或央行发表的官方楼价数据,追踪全球150个城市的一般住宅楼价表现
<汇港通讯> 根据金管局数据,去年第四季负资产个案录12164宗,涉及金额662.52亿元,按季增21.8倍及21.04倍,创自2005年第一季后、即18年的季度新高。而差估署公布的私人住宅售价指数中可见,去年12月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报332.5点,连跌7个月;全年累跌15.6%,跌幅是自1998年后最大。 经络按揭转介首席副总裁曹德明表示,鉴于去年楼价出现显著调整,因此负资产个案亦有所急增
差饷物业估价署资料显示,6月全港私人住宅楼价指数连升27个月,累升43.48%。而美联楼价指数最新7月18日至7月24日报175.4点,较6月底续升约0.9%,初步反映房策新招未令楼价转势,楼价仍持续向上。 美联物业首席分析师刘嘉辉指出,新房策推出后,无疑令市场增添观望气氛,导致新盘及二手住宅交投均告减少;不过,目前楼价升势持续,暂未有转向之势:反而,要留意中美贸易战,若然持续发酵,难免影响内地及香港经济,届时对本港楼市亦会带来负面影响
金管局今日公布负资产住宅按揭最新调查结果,负资产住宅按揭在2021年第2季末减至5宗,较2021年第1季末67宗减少62宗,减少93%,涉及金额亦按季减少94%至2100万元。中原按揭董事总经理王美凤表示,今年上半年楼价平均累升约6%,已相当贴近楼价历史高位,促使负资产数字于低位继续回落至零星宗数。首季负资产数字仅67宗,由于次季楼价对比高位仅差约1%至2%,故此仅零星高成数按揭银行职员及/或按保个案仍处负资产界线
中新网5月13日电据香港《大公报》报道,2010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第一次推出打压楼市措施,即特别莹税(SSD),当时没有多大的即时反应。至去年中,代表香港楼价水平的中原城市指数上升25%;同年10月,政府决定再推出新的打压楼价措施,即买家莹税(BSD),并将2010年10月推出的特别莹税措施加强,提高税率,同时延长抽税的转卖年限。尽管特区政府推出了多项措施,但实际情况却是,香港楼价并未有明显下跌,此种情况有可能会延续较长时间
观点网讯:1月30日,富豪物业代理董事卫振声于百利保及富豪酒店于团拜活动时预计,随着中港通关等利好因素带动下,今年全年香港楼价升约5%至8%,同时亦看好港酒店业务发展。 卫振声指,于过去数星期,香港楼市出现不少利好消息,自本月初通关,并陆续放宽防疫措施,以及预期美国息口将于上半年见顶,相信会有利香港楼市发展。 香港楼价方面,目前仍受到经济等因素影响,预期上半年将平稳发展,惟至下半年息口明朗化,加上中港通关推动经济发展,估计下半年楼价向好,全年楼价录约5%至8%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