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想上班” 你有收假症候群吗?
【联合报╱记者庄琇闵/台北报导】
年假结束3天了,但不少上班族仍无法适应回到工作岗位的生活,觉得意兴阑珊,精神不济,面对接踵而至的业务,甚至感到焦虑,烦闷。精神科医师提出“收假症候群”的5项指标,让民众自行检测,建议尽速回复规律的作息,有助调适心态。
5项“收假症候群”的可能症状包括:假期结束后,感到强烈的失落、沮丧与焦虑;不断回想假期的美好;无法专注于眼前的工作,甚至对工作产生厌恶与倦怠感;因假期时生活节律的大幅改变,导致收假后产生失眠,疲劳等症状。
最后一项是不断质疑目前生活与工作的意义,甚至打算大幅改变生活方式。
北市联医松德院区成瘾防治科主治医师洪敬伦解释,精神医学中没有“收假症候群”这个病名,但面对长假结束,确实有不少人适应不良。5项可能症状供民众自我检测,若有3项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2周,就必须特别注意。
洪敬伦提醒,人们常习惯把例行生活与假期对比,感叹两者的落差。其实,每一天的经验都有崭新的一面,应试着仔细发掘生活中的新鲜面。
此外,收假通常伴随着许多劳务与责任的回笼,可分阶段逐步回复各项事务的执行层面,让自己不要一下子就负担过重。藉固定工作,运动与睡眠,让自己回归生活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