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表示,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遭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事件,有待进一步的调查,以更好的协助设立质量检测标准。

中国时不时会发生蜡样芽孢杆菌导致食物中毒的事件,不过,食品受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事件有多普遍则不得而知。

因此,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以及浙江、甘肃、吉林和山西省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员,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婴幼儿配方奶粉是否受蜡样芽孢杆菌污染,以提供更多资料,协助设立食品质量检测标准,以提升食品安全。

污染难题​

研究员从中国31个省区的城市与乡镇零售店、批发商和网店,收集了6656个婴幼儿配方奶粉样本。只要是在这31个省区售卖的产品,不管是进口还是国产货,研究员都将其样本纳入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员从每个地方随机选取各种奶粉样本。

同时,不管是从零售店、批发商或网店购买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所含有的蜡样芽孢杆菌数量,也没有显著性差异。

不过,不同时期生产的产品,则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分别有8.8%和9.18%菌落总数为10CFU/g的奶粉样本,是在夏天和秋天生产。

在这两个季节生产的奶粉,受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机率,都比春天(6.67%)和冬天(6.32%)生产的高。

风险和建议​

研究员指出,在中国,婴儿配方奶粉是“婴儿的主要营养来源”​,因此应该被视为“高风险食品”​。这是因为婴幼儿都比大人更容易受到感染和生病。

他们总结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对​食源性疾病​的预估显示了提升食品安全,预防孩童受到感染的必要。”​

“这项研究收集到的资料,填补了对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及​蜡样芽孢杆菌​认知的缺口,可能有助于成为检测奶粉生产商车间卫生的标准,以及调查​蜡样芽孢杆菌可能对婴幼儿带来的危害。”​

“在推出相关的微生物标准前,也必须做进一步的研究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