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余晓洁、于佳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航天员杨利伟3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进入空间站时代。

杨利伟说,经过25年艰苦努力,我国突破并掌握了天地往返、航天员出舱、交会对接三大基本技术,具备了建造空间站的能力。今年载人航天科研任务很重,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我国空间站核心舱要由初样研制阶段转入正样阶段,其他舱段进行初样阶段的研制和生产。今年,我国将选拔第三批航天员,此次选拔在数量、种类、范围上都有所变化。

“以前飞行任务两年左右一次,将来空间站建造和运营期间每年要有两次发射,需要航天员的数量会更多,所以选拔航天员的数量会增加。前两次以驾驶员为主体进行选拔,根据工程需要,我们此次还要选拔飞行工程师,执行对空间站的建造、维护维修等任务。此外,空间站是国家级的太空实验室,我们还要选拔载荷专家在里面做实验。”杨利伟说。

本次航天员选拔招收的范围也将发生变化。“不单单从空间飞行员当中选拔,还要面向社会的相关领域进行选拔,比如相关工业部门和科研院所、大学。不单单选拔男性航天员,还有女性航天员。”杨利伟说。

“新的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真诚希望和邀请更多有志于航天、勇于拼搏的青年朋友加入到这支队伍当中来,把我国建设为航天强国。无愧于新时代的召唤!”杨利伟说。

学习航天知识 迎接“中国航天日”

4月23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白塔岭小学学生在听专家讲解航天知识。 当日,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航天日主题活动,让学生们学习航天知识、探求宇宙奥秘,迎接4月24日“中国航天日”。

新华社东京3月12日电(记者钱铮)全球知名车企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把目光瞄向了月球,准备“跨界”参与制造月球车。这家公司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12日宣布,双方将就太空探索任务开展合作,利用丰田的燃料电池技术,研发载人增压月球车

“我们将同中国不断加强航天合作”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24日电(记者 杨月)2018年2月2日,我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少年星一号”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为推动我国中小学航天科普教育实践的全新支点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每当这首歌响起,自豪与感动便会充盈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为庆祝第4个中国航天日,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航天员中心组织“筑梦太空 颂唱祖国”群体演唱活动

新华社长沙4月24日电(记者胡喆、谢樱)24日,中国首飞航天员、航天英雄杨利伟,中国科学院院士、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姜杰,民进中央委员、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汪涵作为航天公益形象大使亮相2019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