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考试月份,莘莘学子都忙于温习,以考获一张亮丽的成绩表。早前积金局也发布了预设投资策略(DIS)的第一份“成绩表”,让成员了解更多DIS在过去一年的相关资料及表现,是次笔者就和大家讨论一下当中值得留意的地方。
DIS于去年4月1日推出,是一套设收费上限并适合退休投资的长线投资策略,专为没有时间或不懂作投资选择的计划成员而设。截至今年3月底,约有148万个强积金账户投资于DIS旗下的核心累积基金或65岁后基金,涉资约250亿元,占强积金总资产8567亿元约3%。
根据积金局的资料显示,当中有近六成投资于DIS的账户持有人是40岁以下的成员,这结果十分令人鼓舞,一方面是看到年轻成员开始关注自己的强积金,并采取随年龄而调整合适资产配置的自动化投资策略,以争取理想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这也可克制成员因市场短期波动而“心思思”转换基金的冲动,以免作出不智及冒险抉择。
然而,在148万选择DIS账户中,有57%是主动投资于DIS,43%则是非主动投资。对于非主动选择DIS的成员而言,就要特别留意投资风险或已改变。因为在DIS推出前,有近四成的预设安排是投资于较保守的基金,而DIS则由混合资产基金组成,其风险也较高。不过,DIS旗下两组基金的表现也十分“争气”,根据积金局基金表现平台的资料,截至2018年4月,核心累积基金的回报由7.2%至16.0%不等,平均回报为9.2%,至于65岁后基金由1.8%至最高5.2%,平均回报则为3.7%。
由此可见,划一投资策略不等于相同的投资回报,这是由于不同强积金计划下DIS的基金可采用不同投资形式如主动型、被动型及混合型,这都会影响基金的表现。根据往绩,自去年4月底以来表现最好的首五只核心累积基金及65岁后基金,均是主动式管理,为成员争取更出色的回报。
最后,DIS投资策略是随着成员年龄自动降低投资风险,当成员开始接近退休之龄,其投资组合会自动调整,逐步减持“核心累积基金”,并相应增持“65岁后基金”,令投资风险由高转向低,以迎合成员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的需要。然而,“险随岁减”只是其一个投资策略,也不代表是**选择,成员应定期检讨策略是否仍然适合自己。此外,DIS属于混合资产基金,并不设本金或正回报保证,因此成员须承担当中的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