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消息全省文物局长会议昨天在山东大厦召开。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表示,2016年,该局将重点推进“海疆历史文化廊道”建设工程及胶济铁路沿线近现代遗产保护工程。其中,东平湖水下遗址的打捞工作即将启动,沉睡湖底一千多年的文物将重见天日。
在昨天的会议上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省文物局将重点实施“十大工程”:海疆历史文化廊道、齐长城人文自然景观带、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胶济铁路沿线等文物保护、乡村记忆、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展示、文物安全天网、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博物馆建设和展陈提升、重大文物保护示范工程等“十大工程”。
其中,2016年,省文物局将重点推进“海疆历史文化廊道”建设工程。谢治秀表示,省文物局将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程,对沿线遗产进行系统调查、测绘、勘探打捞。“2015年时,就已经计划对东平湖水下的文化遗存进行打捞。2016年,这项工作要全面展开。”谢治秀说。同时,省文物局还将对省内重要码头港口进行考古发掘和环境整治.
除此之外,省文物局还将实施胶济铁路沿线等文物保护工程,要以胶济铁路沿线的济南、青岛、淄川、博山、坊子、青州等遗产地为中心,对沿线近代工业遗产、建筑等进行调查、保护和维修。“胶济铁路虽然是帝国主义侵略的见证,但同时也是近代工业遗产的代表。同时,帝国主义为了方便掠夺,铁路沿线建有许多矿业遗产,这些遗产如果不保护,很快就会被拆了。”谢治秀说。记者了解到,不少这些工矿业的遗产都位于现在仍在运行的厂矿企业内,如果不加以保护,很有可能就因为阻碍企业自身的规划与建设而被拆掉,作为文化遗产的话是很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