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人数约有1.8亿人,“尿酸高”成为体检报告上一个越来越高频的词汇。由于痛风尚未发作,不少人对于尿酸高缺乏应有的警惕,甚至仍然继续高嘌呤的饮食习惯,殊不知,高尿酸血症不但容易诱发痛风,还是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尿酸怎么降?痛风怎么防控?除了吃药和忌口还需做什么?日前,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微课请出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黄建林教授进行相关解答。
值得注意的是,高尿酸血症往往没有症状,也并非每个患者都会最终发展成痛风,因此不少人对于这种疾病不以为然,实际上,长期血尿酸超标,身体一些疾病就容易找上门了。
黄建林介绍,长期血尿酸超标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终末肾病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高尿酸血症与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发病具有因果关系。
在没有痛风症状出现时,究竟尿酸高出多少才应该开始接受治疗呢?
黄建林介绍,超标不严重的患者,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如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来治疗,因为高尿酸常与高血脂、高血糖合并发生,因此平时也要少摄入高糖饮料、饮食,多运动锻炼排解代谢物。
如果体检血尿酸超过538.2μmol/L,无论有无症状、有无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都要开始治疗。
如果血尿酸超过478.4μmol/L,哪怕没有任何症状,只要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人群也要开始治疗。而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体育锻炼很少、明显超重、脑卒中家族史等。
高尿酸血症又被称作痛风前期,大约三分之一的病人最终会进展为痛风,过于饱和的尿酸会以尿酸盐结晶的方式析出,沉积在各个关节,从而引发痛风。
长期高尿酸血症患者,当痛风第一次发作时,首次发作部位常见于脚趾关节,部分发作于膝关节、手指关节等部位,往往因为剧烈的疼痛而措手不及,而这种疼痛常在24小时内达到高峰。
对于急性期痛风发作,不少人选择立刻去药房买药,这时候往往处于病急乱投医状态,难以甄别适合自己的药物。黄建林介绍,治疗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有很多种,患者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急性发作期用药时间建议在12~24小时内甚至更早,非甾体的抗炎药物是首选用药。对于不能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患者,可以单独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也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