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 从三“口”,“口”表示器皿。字象在皿中装满多种祭物以献神,故有繁庶众多之义。

详解: 徐中舒以为三“口”表示众多祭器,而由于殷商祭祀,直系先王与旁系先王有别,祭品各有等差,故后世“品”字引申之遂有等级之义。字又象在皿中装满多种祭物以献神,故有繁庶众多之义。《说文》:“品,众庶也。从三口。凡品之属皆从品。”《广雅.释诂四》:“品,齐也。”《汉书.匈奴传上》:“给缯絮食物有品。”颜师古注:“品,谓等差也。”一说以为字从三“口”,代表三人,三人为众人之义。

战国竹简用作本义,指众多,《上博竹书六.孔子见季桓子》简3,24:“夫士,品勿(物)不穷,君子流亓(其)观焉。”传世古书屡见“品物”一词,指各类物事,《国语.楚语下》“天子遍祀群神品物。”韦昭注:“品物,谓若八蜡所祭猫虎昆虫之类。”简文全句意谓士人面对众多物事,君子应该要周遍地观察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