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决定你的腰围,牛仔裤穿几号早已注定!

体重容易增加的倾向,就像每个人瞳孔的颜色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不会排斥与自己瞳孔颜色不同的人,也就不该排斥先天容易变胖的人。

在1952 年密歇根大学研究团队提出,“基因”与“肥胖”之间的关联。该团队研究中选出了 81 对双胞胎进行研究。包含多方面的测量与追踪,如脚长、前臂长,甚至是鼻子高度。测量结果得出孩子身上的特征从父母双方而来的几率,这结果称为遗传力。其中,所有测量的不同特征中,发现遗传率最高的为“体重”及“腰围”。

基因遗传是肥胖的关键,部分证据显示遗传对肥胖的影响占40~70%。

这个领域的研究仍在持续进行中。但目前我们得知基因会影响:

为什么一百年前肥胖的人数比现在少呢?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院长,全球基因解码计划主持人法兰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表示:“遗传就像上了膛的枪,而环境因子则是扣下板机的动作”。

在过去的百年间,我们的基因都没有改变。事实上,人类的基因在过去的五万年中几乎保持着原样。而环境因子就像特定的过敏原,遇到了遗传带有过敏体质的人就会使过敏发作。

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与百年前不同,面临不同类型的压力、食物及科技。这些事物正以新的方式与我们的基因相互作用。而肥胖只是结果的一部分。

肥胖领域的研究员兼临床医师乔瑟夫波耶杜(Joseph Proietto)以两个大小不同的锅子,来解释遗传性肥胖。一个锅子的容量为五升,另一个锅子为五十升,将两个锅子整晚放在雨中,到了隔天早上,两个锅子都装满了水。而大锅子比小锅子能装更多的水,这一点并不意外。

乔瑟夫波耶杜教授解释,因为大锅子就是为了装更多水而设计。换句话说,您需要遗传基因(锅子的大小)及环境(雨水)相辅相成,才有可能发展成肥胖。

“基因及环境相加,才有可能发展成肥胖”

我们应该要如何利用这些资讯?毕竟,我们无法改变基因。但每个人的遗传差异,让我们可能或多或少有肥胖的风险。因此,我们越了解基因,就有越多资讯可以针对体重管理做适当决定。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尝试减少暴露于增加肥胖风险的环境因子。

再者,因为每个人的基因组成,对不同类型的治疗可能有不同的反应。对一个人有用的东西,但可能对其他人无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个别体重的管理方式。

您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