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高雄市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红、橘两线已完工通车展开营运,然检视高雄地区之大众运输系统现况后发现,由于长期以来大众运输设施供给之不足,及服务品质之低落,导致大众运输使用率偏低;而大众运输环境未能健全发展之现况,将可能导致红、橘两线捷运系统之效益无法彰显。有鉴于此,如何提升高雄地区民众使用大众运输之习惯,从而使红、橘两线捷运系统之建置充分发挥其效益,达成改善交通,降低污染,与促进观光发展之目标,成为一迫切之重要课题。

2001年10月,高雄市政府最初规划之临港轻轨(即目前环状轻轨之前身)获得交通部原则同意,初步路线为自高雄车站经原台铁临港线,至爱河口分两段单轨,一段走河西路,一段走盐埕区,在三块厝附近再结合回双轨环状回高雄车站。此为高雄环状轻轨草创时期,然而,之后经各界专家学者及民意代表不断研究讨论,几经转折并多次调整路线,自2001年至2012年止共计历经临港轻轨、环状轻轨、水岸轻轨及新环状轻轨等规划阶段,最终,在2012年11月终获行政院核定“高雄环状轻轨捷运建设修正计划书”,并于2013年1月招商成功。整体计划分为两阶段建置,第一阶段统包工程由长鸿营造股份有限公司与西班牙铁路建设和辅助器材有限公司(CAF)联合承揽得标,于2013年1月底完成签约仪式,并在同年5月开始动工。

第一阶段环状轻轨路线(C1~C14路段,含机厂)为优先通车路段,而第2阶段轻轨配合铁路地下化工程预计于民国107年完工。本阶段通车路段途经高雄市政府重大水岸工程建设,包括海洋文化暨流行音乐中心、高雄港国际旅运中心、世界贸易展览会议中心及总图书馆等,另经过已开发之驳二艺术特区、新光公园、高雄软件园区、中钢企业总部及梦时代购物中心等,沿着高雄港岸由北到南连成一气,造就“亚洲新湾区”,如下图所示。第一阶段工程完工后,将可带动高雄市会展、休憩、观光等多元经济发展,提供湾区内优质之大众运输服务,造福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