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要问我最不喜欢吃的水果是哪种,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是:甘蔗。为什么不喜欢呢,“啃”起来太费劲。
我的家乡陆川县大兴村是当地主要的甘蔗种植区域,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甘蔗,爷爷家也不例外。
我的爷爷是一名普通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却也能读书识字。每到寒假,父母常常领我们回去看望他,儿时的我最爱缠在爷爷身边。记忆中我每天早上兴冲冲跟随着他到田地里帮忙砍收甘蔗,爷爷会把现砍现削的甘蔗给我解渴。到了中午,爷爷就会拉着这一车刚砍的甘蔗,带着我上街摆摊,大声吆喝着“买甘蔗咯,又甜又水的甘蔗……”
而街上要数甘蔗生意最好的还是爷爷这一摊。同样的售价,爷爷总是将顾客挑好的甘蔗砍掉梢部、把皮削净后再上称算价钱。爷爷的实在也渐渐地吸引越来越多的回头客。
有一次,我一边帮忙着爷爷收钱,一边傻傻的问,“爷爷,别的摊主都是先称斤再削皮,我们这样卖不是亏大了吗?”
爷爷看着我疑惑的脸, 微笑着说:“甘蔗是没有两头甜的,甘蔗糖分最多的部位在根部,口感甜,相反甘蔗梢部的甜味最淡。如果顾客买回去先吃了不甜的梢部,那他就会觉得我们的甘蔗不够甜,下一次再也不来买了。但是削掉不甜的梢部和外皮后,顾客就会觉得我们的甘蔗又甜又便宜啦,这就好比做事做人不能两头都想占着的道理。”
那时的我还小,理解的都是只言片语。
直到多年以后,我进入纪检监察系统工作,才领会爷爷这句话的深意。
某地落马官员梁某,在给妻子的家书中写道:“人要学会知足,不能一味追求名利钱财......”梁某的滑坡正是他丧失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贪念膨胀,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谋取私利,从而走上了无法回头之路。“绝非分之想,拒非分之物”。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对党忠诚、为民尽责,不被糖衣炮弹诱惑腐蚀。
“不管到哪里,不管到哪个岗位上,干净做事,踏实做人,不争、不抢,不取不义之财......”这是爷爷常常叮咛我的话。
长大后的我,反而喜欢“啃”甘蔗,特别是爷爷家种植的甘蔗,多嚼嚼、细细品才能体会出甘蔗的清甜和人生的道理。这是爷爷朴实的家风,也许只是一次解惑、一句叮咛,但它也确确实实烙印在我心上,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自省,保持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
编辑:王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