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句民谚叫:“七月杨桃八月楂,九月栗子笑哈哈”。栗子也叫板栗,因其富含淀粉、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具有很好的养生效果,也被称为“秋果之王”。现在正是板栗上市的季节,但是怎么吃板栗最养生?

吃板栗的好处

栗子虽为坚果类,却不像核桃、杏仁那样含有大量的油脂,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栗子的维生素B1、B2含量丰富。新鲜板栗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十多倍,栗子所含的矿物质也很全面,有钾、镁、铁、锌、锰等。 板栗的主要功效为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治疗反胃、吐血、腰腿软弱、便血等病症,它对人体的滋补效果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媲美。

1 健脾养胃

《本草纲目》认为“栗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熟板栗色黄,主入脾胃;气香,醒悦脾胃;味甘,补养脾胃;而板栗生吃容易腻膈滞胃,不易消化。

2 补肾强腰

板栗质重,形状似肾,下行入肾经,有很好的补肾功效。被“药王”孙思邈称为“肾之果也”,常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腰腿酸软。板栗既能养先天又能补后天!现代研究发现,板栗中所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能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

3 强筋健骨

板栗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骨骼的正常功用,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引起的腰腿酸软、筋骨疼痛等症状。另外,板栗中的糖、脂肪、蛋白质及钙、磷、铁、钾等矿物质有强身健体之用,可以说板栗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4 板栗皮的药用价值

板栗被称为“秋果之王”可谓名副其实,不仅果肉所含营养丰富,果肉外面的那层内皮,也有特殊的功效。这层内皮叫做栗荴,是一味中药,具有散结下气、养颜之功效。将栗荴磨成粉后加蜂蜜敷脸,可以去斑,减少皱纹,滋养皮肤。

板栗的食用方法

补肾的食物一定要吃熟食,不宜生吃,所以生板栗的补益效果较弱,而且不易消化,补肾效果较强的是熟板栗。下面推荐几款板栗做成的美食,美味又能补益身体。

1 火煨板栗

利用中药炮制方法中的煨法,先将板栗打湿裹上面粉,再放到炭火的余烬中慢慢加热,直到外壳焦糊里边熟透就可以取出食用。

2 炒板栗

如果想要健脾养胃可以吃蒸熟的板栗。糖炒栗子的补益效果相对较弱。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一些卖相太好的板栗很有可能加入了对于身体有害的工业石蜡,大量食用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建议购买糖炒板栗的时候到正规的商家进行购买。当然,在家可以利用白糖生炒板栗,既干净卫生又缓和板栗的药性。

3 板栗烧鸡

板栗烧鸡这道美食很好的发挥了板栗温补的功效,达到补精益血的作用。而板栗烧鸭就不建议吃,板栗性温,鸭肉性寒,二者放在一起滋补效果减弱。

4 益气养血板栗粥

如果是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可以把板栗熬成粥,这道益气养血板栗粥,既能补肾健脾,又能益气养血,尤其适合脾虚、肾虚、阳气不足的人食用。

食用板栗的注意事项

栗子是属于坚果类,营养却与薯类相似。干板栗的碳水化合物达到77%,与粮谷类中的米、面、豆差不多,即便是鲜板栗也有40%之多,差不多是红薯的两倍。

因此,板栗吃下会有更强的饱腹感,如果过量食用,不仅比较难消化,还易引起腹胀,影响脾胃正常功能,建议以下人群谨慎食用板栗。

01肥胖或减肥的人群不建议食用板栗,6颗板栗的热量差不多相当于2两米饭,因此,千万不要将板栗作为减肥零食食用

02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淀粉在消化后会分解为葡萄糖,对血糖的造成不小的影响。

03婴幼儿、老人不宜食用,板栗难消化,儿童的消化功能还未完善,老年人的消化功能逐渐衰退,建议这部分人群少吃。

04脾胃虚弱的人不宜生食板栗。板栗生吃难消化,熟食容易滞气,一次吃得太多会损伤脾胃。

05板栗不宜凉着吃,因为板栗淀粉含量高,凉了的淀粉会有部分回生,容易引起肠道胀气。普通人板栗吃多了也容易堆积在脾胃中,不易被脾胃运输转化。

板栗营养丰富,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适当熟食有健脾养胃、补肾强腰等功效,专家建议普通人每日吃板栗不宜超过10颗。过量食用会增大消化道的负担,加重脾胃病患者的症状。有面色苍白、疲倦乏力、大便溏泻、腹中冷痛等症状的脾胃虚寒者,在这个时节除了食用板栗等有健脾养胃作用的食物外,更推荐服用主治功能对症中成药,标本兼治,调理好自身的脾胃及气血状况。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