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高平现场观摩会成功举办
凝心聚力谋良策,擘画新篇促振兴。9月27日,以“实施甘薯有机旱作 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为主题的2023年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高平现场观摩会召开,来自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级学会机构的百余名领导、院士专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通过现场观摩考察、会议交流研讨的方式,共同探讨全国甘薯产业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次活动由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山西农业大学指导,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晋城市农业农村局、高平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强,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会长马代夫,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岳继和,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捷,晋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光义以及我市市委书记原健,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浩,市委副书记陈亚东,副市长柴应龙等出席。
李强在致辞中对我市甘薯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高平大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精心打造“五彩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特别是红色的甘薯产业通过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数字化赋能,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有效带动了群众就业增收,为全国甘薯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将进一步加强与高平在科技创新上的互助合作,推动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岳继和在致辞中介绍了山西历史文化和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情况。他说,甘薯成为山西省很多县市调整种植业结构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选择,是帮助农民增收的“致富薯”。高平甘薯种植广泛,产业链条完整,发展潜力强劲。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为山西特优农业的发展提出更多好的主意、好的建议,共同为山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李捷在致辞中介绍了校地优势互补、深度合作情况。他说,未来将继续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导向,聚焦有机旱作农业做好技术创新工作,围绕关键核心育种栽培技术进行突破,促进科技成果快速、有效转化,持续推动“政、产、学、研、企、用”的深度合作,进一步助推山西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赵光义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晋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表示,此次现场观摩会提供了一次宝贵学习机会,对推动晋城市甘薯产业、特优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晋城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立足比较优势,突出技术体系支撑,做精做优甘薯产业以及其它特优产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上台阶。
徐浩在致辞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高平气候四季分明,土壤硒含量高,农业条件优越,是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理想之地。高平将与各位专家学者共谋良策、共赢未来,共享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共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研讨交流会上,市委、市政府特聘请11位专家为我市甘薯产业发展顾问,原健依次为大家颁发聘任证书。与会全国各地的大型甘薯产业企业与我市甘薯经营主体签订了2项技术合作协议、2项投资协议和8项销售合作协议。
甘薯有机旱作品鉴会是现场观摩会的一项重要活动。近两年,在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各岗站的支持下,共有77个优秀甘薯品种在我市参加了有机旱作鉴选试验。大家深入前和农工商公司、北诗镇北诗午村和秦家庄等地,就甘薯脱毒育苗、扩繁、品种展示、甘薯深加工、产品展示、薯窖、有机旱作示范基地建设等进行现场观摩。经过专家评比,10个甘薯品种脱颖而出,并作为优质种苗向全国推广。
近年来,我市按照***总书记“做好‘土特产’文章”的要求,大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 ,精心打造白色的猪、黄色的梨、红色的薯、绿色的菜、彩色的潞绸“五彩农业”产业链。红色的薯作为“五彩”农业之一,我市持续瞄准规模化、产业化、高端化发展方向,与中国社科院联姻,成立“一院两站”(高平市甘薯产业创新研究院,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高平专家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创新采用种苗脱毒、高垄育苗、有机旱作轻简栽培等新技术,发展富硒红薯基地5万亩。先后涌现出五谷丰农投和春耕秋实等龙头企业,培育了“晋宝绿珍”“朱门红薯”“本色农业”等品牌,推陈出新冰烤红薯,成功研发抗性淀粉,“晋宝绿珍”红薯粉条更是获得了中国、欧盟、美国三大标准体系的有机认证,产品远销海外。2022年红薯产量达到10万吨以上、产值3亿元,“小红薯”正在成为富民“大产业”。(祁笛 **)
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