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马铃薯,其灌溉需要注意什么吗,什么时候收获为宜呢

今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马铃薯的灌溉、田间管理,以及什么时候收获最好呢。

灌溉,马铃薯的需水情况,在生育期的各个阶段,要满足其对水分的要求,能够更好地发挥肥料的作用,使植物的幼苗生长,获得高产。马铃薯的薯块中含有足够供萌芽所用的水分,只要切块稍大些,在一般的播种条件下,土壤有一定的墒情,即可萌芽良好。例如春播时,对薯块重25克的切块进行水分测定,其含水量为20.5克,在没有严重的春旱下,不需灌水即足以保证萌发壮芽。

幼苗出土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幼苗较小,叶面积也小,加之当时气温不算太高,蒸发量也不大,需水是不多的,只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2.6%左右。虽然如此,但因当时根系较小入土不深,吸水能力也较弱,为此必须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以使根系能从土壤中吸取足够的水养分,供给幼苗发育之用。

团棵以后到开花期是植株地上部旺盛生长的发棵阶段,由于当气温逐渐升高,土壤缺水的情况下,植株则会发育迟滞,生长缓慢发棵不旺,难以丰产。至于每亩马铃薯究竟需水多少,主要依产量的高低而定,根据蒸腾量的计算,每生产1斤新鲜的块茎约需水100-150斤。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栽培米拉品种的实践证实,在亩产3300斤的情况下,生产1斤块茎实际耗水120斤。所以在亩产块茎2000斤的水平下,每亩有200-300吨水即足够需用了。在常年情况下,结薯期约缺水18吨左右,不能由降水补充;为了保证产量就应当用灌溉来补足。但早年和雨水多的年份情况不同,应区别对待。

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获得丰产的重要环节,田间管理的目的在于运用综合的农业技术,我国劳动人民,在马铃薯栽培技术措施方面,积累有丰富的经验,现简述如下:

苗前管理

(1)苗前耢地,在播种时覆土较厚的田块里,耕或糖均应掌握适时,不要碰折芽尖。由于耕地不能除掉垄沟中的杂草,故可在糙地时结合用七齿耘锄进行行间中耕除草。

(2)苗前铲地,如播种时覆土不厚,土温也不低,由于早春杂草萌发过多,(尤其是垄沟中杂草过多),或地面较板结等情况发生时,则不宜精地,可以用人工进行铲(锄)地。注意铲时勿将土中已萌发的幼芽铲断,但垄沟中的小草应铲净。

(3)苗前镗一犁,在土壤低湿粘重的情况下,播种时往往采取深开沟浅覆土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后期土壤过干,应在幼芽顶土时,用犁镗一遍垄沟,以增加覆土厚度,兼可除草。

查田补苗,播种后30天左右即可出苗,基本上齐苗后,应及时进行查田补苗,否则缺苗会造成减产。通常缺苗在10%以内,田间如不详细检查是不易发现的。实验还证明缺苗20%时,减产23.8%;缺苗30%时,减产24.3%;缺苗40%,减产36.8%;缺苗60%时,减产40.2%。综上可见缺苗影响产量之巨。

马铃薯补苗的方法极为简单,因为一穴多株的情况较为普遍,所以可在缺苗附近的垄上找到苗较多的穴,将其过多的苗拔下,拔时一手插入苗丛下部的穴中按住薯块,另一手顺茎下部向下探到根际,将欲拔之苗轻轻向外侧掰下,或用小手铲从苗丛中间垂直插下,将需要的一部分苗带土挖下,把原穴用湿土培好,取出的苗应立即栽到缺苗处,栽时要深挖坑,露出湿土,使幼根与湿土密接,然后加厚培土,使苗大部分埋入土中,仅留顶梢2-3个叶片。

如天气干旱可坐水栽苗,极易成活,在阴雨天前栽苗更易成活。补苗不宜过晚,如苗龄过大,则补栽后缓苗时间长,则会影响产量。在播种时有意识的把多余的薯块密植于田头,或每隔若干垄密植一垄,专门作移苗补栽之用更为理想,因这样便于带块带土移苗补栽,有利于提高成活率,有利于抗旱,且与田间幼苗生育一致,便于管理。

生育期田间管理,出苗后的田间管理应根据植株生育情况,在一般的条件下,中熟品种生育规律是从播种到出苗约30天;发棵阶段约经20-30天,在盛花期结束,其生长速度是地上部每天约增高1.8-2.7厘米,增重11.2-16.7克,地下部块茎则刚刚开始膨大处于初建时期;结薯阶段约经53-59天,其中前32-38天地上部生长速度减慢,每天约增高0.7-0.83厘米,增重6.9-8.2克,而地下部块茎增重则较快,每天增重约10.3-12.3克为结薯盛期;后21天因地上部茎叶逐渐黄熟,每天约减重15克,块茎增长速度也相应减慢,每天增重5.7克,是为结薯后期。

适时收获,收获质量的高低,是影响产量和贮藏质量的重要因素,一般当植株达到生理成熟期即可及时收获,但是马铃薯并不像禾谷类作物那样必须等到生理成熟期才能收获,可以根据栽培目的或对块茎需要的情况而在商品成熟时期收获。作为城市郊区或工矿企业附近的蔬菜栽培时,可根据市场的需要情况分期收获供应,而作为冬藏的块茎则可适当晚收。

确定收获期时还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来考虑,经常有秋涝威胁的地方应提早在秋雨前收获,而不必等候茎叶枯黄凋萎,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如秋雨少,土壤疏松的地方则可以适当晚收。

总之,在达到生理成熟之前,收期越早则产量越低,所以没有特殊原因,以适期收获为宜,不需提早收获。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