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豆(学名马铃薯,也叫洋芋头、地蛋等)的记忆!

找了很多图片,感觉跟小时候老家的土豆都不太一样!
小时候在我的老家江南丘陵地带,现在正是大量收获土豆(我们叫洋芋头,因为它不是本土植物)的时候,当然少量每天挖一点回家吃是更早就开始了!六七十年代生活穷困粮食缺乏,土豆那时候可真是既当菜吃又当粮食吃的,长得不够大不够好的还可以用来喂猪。
那时候我们老家的土豆基本只有一个品种,也只种一季,家家户户过完春节就开始栽土豆,埋一个个发好芽的土豆的同时洒上农家肥,那时的土豆长得绝没有现在的大,生长期却比现在要长。收获的土豆个个圆溜溜光滑滑的,最大的似乎也赶不上现在的鸡蛋大,但是淀粉含量绝对高,因为它既能当菜又能当粮食吃,那个年代家家的自留地里都会种不少土豆。
土豆成熟的时候又正是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记忆里有的年份至少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土豆是天天甚至顿顿得吃的:早上是焖一锅土豆搭配稀饭吃,菜只有咸菜;中午是土豆切片跟腌雪里蕻一起烧一大锅当菜吃,只有晚上有时候不吃土豆。
说起来焖土豆(老家独特的做法:土豆洗干净以后整的放在大铁锅里,先干烧一会等锅很热了,开锅舀一瓢水沿锅边一圈浇下去,保证只有锅底有水,上面的土豆都是靠蒸气干焖而熟,有点像烤)小时候我是很喜欢吃的,因为那时的土豆都富含淀粉(也许也跟土质有关),干焖熟透的土豆有的皮都会裂开,我小时候就知道专门挑这样裂开口的土豆吃:每天早上焖土豆开锅了,我总是抢先第一个跑过去挑出七八个开裂的,放在桌上自己坐着吃饭的位置慢慢的剥了皮享用!小时候我是个“嘴刁”又会吃的孩子,用母亲的话说是“吃经好!”反正每天早上除了喝一碗稀饭,大约八九岁时我早上至少还能吃六到八个的焖土豆。

土豆长在地里的样子
记忆里好几年土豆收获不久的那段时间(似乎一直持续到放暑假),每天中午都是用腌好的雪里蕻烧一锅土豆片当菜吃,刚挖的新土豆皮是很好去的,根本不用削皮,我们都是直接洗干净放在水桶里加上水,用掏灶灰的木筢子在水里对着土豆猛捣一气,薄薄的土豆皮就给捣得干干净净了!雪里蕻炖土豆开始吃也真是非常鲜美的,多吃土豆菜也可以少吃饭。
土豆是好种植少管理又比较高产的作物,有几年因为家家土豆都种得多,自家吃不完又不能长久放,公社的供销社在土豆收获的时候也专门收购一定量的土豆,价格一百斤只有三四元可能还不给现钱,但那时农村人实在太缺钱用,这么便宜的收购价家家户户还都争相去卖,因为卖的比收的多,有的人家为了顺利多卖出一点,还得抢时间甚至动用“关系”才能多卖一点!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时父亲和哥哥会连续好几天天不亮,就挑着土豆赶早去五六里路外的公社所在地的供销社去卖,有时卖的人太多了排不上还得再挑回家(幸亏我们离公社所在地还不是最远的,离远的要挑着走10几里路),现在想来真是好辛苦啊!

现在我们能买到的土豆个大但是淀粉少
因为土豆不耐储存,收回家以后最多放一个多月就会发芽,据说发了芽的土豆是有毒的,因此那时每年我们只能集中吃一个多月的土豆,那个年代没有反季节种植,也没有别的储存方式,一年中在那之前和之后的时间就再也没有土豆吃了!现在我们一年四季任何时候都可以吃到土豆和用土豆加工的各种食物了,土豆也肯定比以前高产得多却又不作为粮食来吃了,过去卖一百斤土豆的钱现在有时买不到1斤。

云南红土豆
土豆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还有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现在即使不用来充饥很多人还是喜欢吃的。现在一年四季我们家的冰箱里也始终不缺土豆,前两年因为觉得本地买的土豆好吃的不多,我尝试在网上买过几次云南的红皮土豆还有一种小土豆,确实更好吃一些。本来在我的印象里西北可能产土豆更多,并且西北的土豆也应该是更好吃的,可是前两年网上似乎买不到!不过令人惊喜的是最近我在超市买了两次今年上市的新土豆,品质似乎比以前有所改观,但愿以后能吃到更好的土豆!
我很怀念小时候在老家吃焖土豆的日子,那时候吃的任何东西都是原生态的,怎么吃也不嫌够,现在的土豆怎么做也吃不出从前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