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郑山街道:从“土豆”到“薯片”撬动乡村振兴

鲁网11月4日讯近日,在临沭县郑山街道和平村土豆农场里,只见土豆收获机从田间到地头来回穿梭,个大、金色的土豆被飞快地翻出土壤,村民们迅速地分拣、装袋、运送,一派繁忙丰收景象。

“我在家门口收了20天土豆,就赚了四千多块钱!”一位村民高兴地说。这是在郑山街道金乐客种植合作社与百事集团联合建设的土豆农场里进行劳动的村民的一个缩影。

据悉,今年土豆收获季,金乐客(百事)种植专业合作社雇佣800余名周边村民从事马铃薯收获工作,带动村民增收300余万元。该合作社所属农场位于郑山街道南部,占地面积6000余亩,于2022年被评为百事(中国)示范农场。

“田间”农场带动村集体村民双增收

近年来,郑山街道深入实施“头雁领航、归雁回引、鸿雁丰翼、雁阵齐飞”四大行动,锻造乡村振兴“主心骨”。街道多次召开在外人才座谈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大学毕业生、致富能人、企业家返乡创业,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2021年,窦金宝响应家乡的号召,毅然回乡创办金乐客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期流转土地1000亩。经过一年的实验种植,带动了周边村集体、村民的收入增长。

2022年,郑山街道把金乐客农场种植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一号工程,通过村居党支部负责成方连片流转土地,历时1个月时间在该街道和平村、朱果村、新村等村完成了5000余亩土地流转。金乐客合作社与周边多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将土豆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多亩,积极探索“1+N”种植模式,成为世界500强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的马铃薯种植基地之一。

目前共实现规整土地6000余亩,按1100元/亩的价格作为农户保底收益,村集体按100元/亩的价格收取管理服务费,加上规模经营溢涨土地330亩,可实现村级每年增收130多万元。同时,村居成立劳务用工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就业,仅一季土豆就可为周边村民增收300余万元,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工厂”模式成为共富“新引擎”

金乐客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专为百事公司旗下乐事薯片提供马铃薯原料以及马铃薯种子的专业农场经营者,所属农场生产的土豆通过订单的形式销往百事公司在北京、武汉、上海等地的加工厂,作为原材料生产加工成薯片后销售至全国各地。

郑山街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土豆产业,土壤、水质、空气环境均符合土豆种植要求,土豆农场生产的土豆个大、皮薄、色鲜,深受百事公司薯片加工企业的青睐。基于金乐客马铃薯种植基地的原料优势,百事食品在中国的第9家食品工厂——百事食品山东生产基地项目也正式落户临沭。2023年5月,投资8000万美元的百事食品山东生产基地在郑山街道动工。

该生产基地是百事公司第一家农场与工厂同城的工厂,从田间里的新鲜土豆变身为工厂里的美味薯片仅需8小时。项目占地180亩,分三期建设,三期满产后生产能力约11万吨,形成产值30亿元,实现税收近亿元。届时,该项目将成为郑山街道乃至临沭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进一步带动全县特色农业发展和食品加工业发展,成为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典范”。

产学研结合确保科技创新,土豆市场前景广阔

省农业大学和市农科院与金乐客(百事)土豆农场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为种薯优选优育、薯片加工技艺改进和薯类产品开发提供人才技术保障。土豆农场与市农科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马铃薯技术服务小组,为种前培训、过程指导、收获销售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提高种薯贮藏能力,普及推广精选脱毒种薯、晒种催芽、垄作播种、芽栽防病等措施,形成了集保墒、集雨、增温、节水及减少水土流失等作用于一体的旱作马铃薯全膜垄作栽培技术和水浇地马铃薯垄膜沟灌栽培节水技术体系。

郑山街道积极引导农场周边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发展土豆种植,持续加大新品种的引进和新技术的应用,全面推动马铃薯科学种植,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农户实现土地流转、售卖马铃薯、就近务工三份经济收入。通过村居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土地流转模式运作,不少种植大户的土豆种植面积达到七八十亩。

除了加工薯片外,县街还运用科技将马铃薯开发出新花样,做成薯条粉皮、复合饮料和优质酒打入市场,收获不菲的经济效益。

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现在郑山聚力打造马铃薯高质量发展样板,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新企业落户,马铃薯的产品附加值也随之提高,这就为种植户持续稳定增收致富提供了砝码。”

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产业发展。临沭县郑山街道的土豆产业是由“一产”到“二产”的成功案例,也是推动临沭县土豆产业实现由“田间”到“工厂”的巨大跨越,是加快产业振兴,补齐产业短板,以产业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美丽的生动实践。(通讯员 李风雷)

来源::04 鲁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