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喜欢榨油、磨面吃?
在榨油坊呆了2天半,就为了榨点小时候的胡麻油味道,把收购的红花籽全部消耗。

没有忍住发了个朋友圈,仅仅三小时,炸了锅,你要点,我要点自留200公斤油就没了。

于是我问榨油坊的老板是否还有多余的胡麻给我均匀一点,我好打发食客。

阿姨一副不情愿的样子道:“你眼睛贼的很,我舍不得买,我卖了组撒子嘛?油坊里老顾客比较多,过年,中秋都不够榨”。

“给我让点吗,你看我一下子榨了几吨红花籽,胡麻现在难找了,大多数进口亚麻籽,能找到小时候越吃越香得胡麻真的难得。”

软磨硬泡,给我称了500公斤,榨着榨着,我才知道,原来老板也是种地大户。

在这里我又虚心请教很多农业上的知识,难得!

几吨红花籽人工上抖,我的手指关节变得又硬又疼,老板娘也陪我一起熬夜。榨到凌晨两点扛不住,又借睡在榨油坊的偏房,总之辛苦了两天,吃了一碗泡面一碗汤饭,又饿又累的算是榨完了。

结果是25%的出油率,冷榨不算高,但是这不是进口种子,在我心目中已经很好了。

胡麻要过两次机子,比较费时,7.5一公斤的胡麻,3公斤榨一公斤,出油率也算比较好了。

整整一吨的油,我以飞一样的速度用时两天多两个小时解决了。重要的是我学到了怎么辨别红花籽的好坏,如何辨别进口和原始种子。
每行都有自己的道道,行外的人图便宜,所以才有高产量,转基因的市场,这点我们无法去解释,辩驳。我自己做点正宗的东西,用心了解辨别,才能做的更有把握。

如今的市场鱼龙混杂,亚麻籽充当胡麻,没有种过地的消费者无法区别,所以他们觉得一公斤十几块钱的胡麻油就是胡麻油,殊不知胡麻一公斤都六七块,好点的七八块。而亚麻籽只是他们三分之一价格。


这次收益颇丰,我也不虚此行。
看着路易不绝来磨面粉的,榨油的当地百姓,大家都在讨论着各子地里的胡麻,麦子,红花籽出油率,说起来神采飞扬,满脸骄傲。

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充实的,对于健康也是比较注重的,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他们在饮食上依然自给自足,没有随波逐流,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聊聊生活的艰辛# #你的生活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