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在肾病中显奇效
现在我们总是能发现许多人的耳廓贴着一个个“小胶布”,你不禁会问,这是个什么?贴着它有什么作用呢?
这个被称做“耳穴压豆”或者“耳穴药压”,是一种传统中医外治疗法。它主要是使用较硬的王不留行籽、决明子等进行耳穴压贴,进而发挥治病或者保健的作用。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一定的穴位(主穴+配穴)进行组合,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黏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气血、防治疾病的治疗作用。

我国耳穴治病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2100多年前。1973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发现在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有“耳脉”的记载。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医学基础理论专著《黄帝内经》上还通过观察耳廓的部位、大小、厚薄、形态和颜色来判断内脏,尤其对于肾的情况,认为“(皮肤)黑色小理者肾小,粗理者肾大,耳高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唐代药王孙思邈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对《黄帝内经》作了进一步阐释,提出:“耳大小、高下、厚薄、偏圆则肾应之”,“小即安难伤”,“坚者肾不受病,不病腰痛”等理论;清代张振盗的《厘正按摩术》更汇集了古代医著之经验,将耳背分为心、肝、脾、肺、臂五部,配含五色(红、青、黄、白、黑)、测温及对耳背静乐的观蔡,对症进行辨治。在治疗方面,历代医著还记载了取耳背青脉放血治胁中掣痛、湿疹,以艾条或灯心草灼灸耳尖治眼病、腮腺炎,以艾灸耳垂治面瘫,以手按摩耳尖、耳垂等部位为小儿退热除痰,用烧酒滴耳治牙痛,以管吹耳救猝死尸厥、自缢、溺水,吹气入耳止鼻血等方法。其中许多有效的方法早已普及到民间,尤其是广大的农村中。
耳穴用于预防疾病和强身健体在宋代的《苏沈良方》也有记载:“摩慰耳目,以助真气”;元代的《世医得效方》说:“蓖麻子、大枣肉、人乳和作枣核大(注:药粒),棉裹塞耳以治全身气血衰弱,耳聋鸣”;明代万历年间朝鲜许浚的《东医宝鉴》中也引用我国道家的方法:“以手摩耳轮,不拘遍数,所谓修其城廓以补肾气,以防聋聩也。”可见,耳穴诊疗法确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耳与脏腑不仅存在着相关性,而且又具有相对的特异性。中医耳贴讲求贴籽的圆粒润滑,小米粒、绿豆、王不留行籽等都可以用作贴籽。
耳穴的刺激方法有很多,目前临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耳穴毫针法、耳穴埋针法、耳穴压豆法。其中,耳穴压丸豆法是使用一定丸状物贴压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原理是利用其特有性状起到机械刺激作用。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法就是其中一种,因为王不留行籽是纯植物籽粒,又具有活血通经的作用,所以历来为大多数中医大夫使用。其作为一种非有创性取穴,效果好,现代临床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王不留行籽用于耳穴治疗,适应症范围较广,除了治疗疼痛性疾病比如三叉神经痛、头痛,功能紊乱性疾病比如眩晕、神经衰弱,辅助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还在各种泌尿系统疾病中有不错的疗效。比如有尿急症状的患者可以选取“膀胱、肾、神门、尿道和内分泌”为主穴,以“艇角”为配穴进行压贴;患有肾盂肾炎的患者可以选取“肾、膀胱、交感、枕、肾上腺”进行压贴;对于肾小球肾炎的患者除了内科服药等治疗外,也能辅以压籽治疗,对缓解浮肿,消除蛋白尿确有一定作用。可取“肾、交感、肾上腺、内分泌、皮、膀胱、肾炎点”进行压籽;尿路结石困扰着很多人,耳穴压籽取“肾、输尿管、膀胱、三焦、交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尿石排出率。腰痛明显者还可加“腰、神门、皮质下”;对于因为咳嗽或跳跃等腹压增加时出现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也有较好的疗效,可取“膀胱、尿道、肾、肝、脾、交感、皮质下”;针对慢性肾衰患者经常会出现的恶心、呕吐症状也可以通过选取“胃、神门交感,内分泌和食道”为主穴,以“肝、脾”为配穴进行压贴以缓解症状。
耳穴压籽在当今社会受到普遍推崇除了其有较好的效果外,还在于它的操作方便。如今网上购物的便利使得耳穴贴的获取也是十分方便。进行压籽操作时需要我们一手固定耳郭,另一手将胶布贴敷于穴位上,并适度按揉,使耳郭有发热、肿痛感。患者根据病情每日定时按揉3-5次。2一4天更换一次,两耳交替进行,一般10次为一疗程,大部分患者2—3个疗程可显效。当然进行专业治疗时也会因为所患疾病的及病情的不同对按揉方法、频次、间期有不同的要求。当然,耳穴压贴操作中也有一些事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操作前一定要严格消毒,避免感染。如果外耳有湿疹、溃疡、冻疮等耳部疾患的禁用。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也是禁用的。
浙江省中医院肾内科近些年也尝试使用中医传统治疗手法治疗各种肾脏病的并发症,其中,耳穴压豆就是广受患者喜爱的一种中医传统治疗手法。许多肾友往往在发病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痛、血压波动、失眠、便秘、腹泻、尿频等症状。这种不适的症状往往经常反复出现、组合出现,而常规药物治疗往往又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这时候,耳穴压豆就有了用武之地。给患者贴上对应的耳穴贴,时常揉按自己的耳穴贴。睡得香了,吃饭好了,头晕头痛也没了。所以,你要来浙江省中医院肾内科病房看看,咱们的住院患者各个都贴着耳穴贴,俨然成了咱们病房的“新时尚”。
那么有朋友问亮大夫,耳穴治疗时怎么样才能找到帖压的穴位呢?
有两种方法:如果是为了调理脏腑,行保健功效,可参照耳穴分布图,寻找到与脏腑相对应的穴位;如果本身是有疾病,耳穴留置是为了治疗功能,需找到反应点,即找病变部位相对应的耳穴,这时更建议大家去往医院进行专业的耳穴压籽,在医院可以用耳穴探测仪器触压耳穴,用以探找低电阻点,作为疾病治疗和诊断时的参考。
耳穴疗法是一门历史源远流长但仍需深入研究的医学新学科,理论认识也在一步步提高。虽然耳穴疗法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许多基础理论和临床问题依然有待深入讨论,但是在今后的发展中,耳穴疗法必将成为一门系统、完整的新医学体系,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随着耳穴疗法的发展,相较耳穴毫针法和耳穴埋针法操作更为方便的耳穴压贴法在大众中接受度和普及度也会更高。如果大家有需要,欢迎来浙江省中医院肾内科找亮大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