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说以前农村那点事
本人1976年出生,对于农村,也把我们这个年代的事说说。
生产队时期:我有点记性,记得老父亲背着我去记分室记工分,记得一个大队分成几个小队,记得每个小队有饲养员,记得上幼儿园时老师带我们去捡小麦,卖掉后老师给我们的石板石笔,记得坐的课桌是水泥板的桌子与凳子,记得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在石板上,记得老师教我们的上中下人口手,与bpmf,也记得包产到户时,生产队里的农具开始叫行(像拍卖),卖到农民手中。
说到吃。我们那里是1983年开始单干,但粮食产量并没有马上提升,在生产队时,会有部分作物分配到户,由各户进行加工,把果实(种子)再交回生产队,把皮或草类留到各户,如花生,把壳子留给农民,花生米交回生产队,每领一斤带皮花生,要交回生产队6两半以上的花生米,如果花生饱满,每斤还有可能赚半两花生,要是花生较瘪,那还要赔点工分进去。在生产队时,每年,青黄不接时,老斤母亲要到地里挖点野菜当主粮,要从树上摘点洋槐叶子洋槐花当主粮,榆钱榆树叶子当主粮。那时候,第一主粮是红薯,第二主粮是玉米,第三是小麦。1976年的我,虽然没有经历过死饿肚子,但也在晚餐,只有吃红薯熬成的粥。这种情况,到1987年后才逐渐改善。
本人1976年出生,对于农村,也把我们这个年代的事说说。
生产队时期:我有点记性,记得老父亲背着我去记分室记工分,记得一个大队分成几个小队,记得每个小队有饲养员,记得上幼儿园时老师带我们去捡小麦,卖掉后老师给我们的石板石笔,记得坐的课桌是水泥板的桌子与凳子,记得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在石板上,记得老师教我们的上中下人口手,与bpmf,也记得包产到户时,生产队里的农具开始叫行(像拍卖),卖到农民手中。
说到吃。我们那里是1983年开始单干,但粮食产量并没有马上提升,在生产队时,会有部分作物分配到户,由各户进行加工,把果实(种子)再交回生产队,把皮或草类留到各户,如花生,把壳子留给农民,花生米交回生产队,每领一斤带皮花生,要交回生产队6两半以上的花生米,如果花生饱满,每斤还有可能赚半两花生,要是花生较瘪,那还要赔点工分进去。在生产队时,每年,青黄不接时,老斤母亲要到地里挖点野菜当主粮,要从树上摘点洋槐叶子洋槐花当主粮,榆钱榆树叶子当主粮。那时候,第一主粮是红薯,第二主粮是玉米,第三是小麦。1976年的我,虽然没有经历过死饿肚子,但也在晚餐,只有吃红薯熬成的粥。这种情况,到1987年后才逐渐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