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话说岳飞刚出生没几天,黄河就发大水,岳飞父亲把妻儿抱进
话说岳飞刚出生没几天,黄河就发大水,岳飞父亲把妻儿抱进一口大缸中,自己却被洪水冲走,那岳飞母亲抱着还在襁褓中的岳飞,坐在大缸里随着水势漂流了不知几天几夜,漂到了河北大名府内黄县,遇到了好心人嘘寒问暖,问他们的是村中的富户,叫王明,人好,善良,王明见岳飞母亲一直不说话,后来喝了碗热汤醒了,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王员外对王安说:“这么远的路途,一直淌到这里,太怕人了!”王安说:"员外做些好事,救救他们母子两个,把他们留在家中,给他们点活干也行。”员外点头道:“说得有理。”便对岳飞母亲说:“老汉姓王名明,大姐若是愿意的话,到我们家权且住下,等我派人前去探听大姐家人的消息,不知大姐意下如何?岳飞母亲说:“多谢恩公!若肯收留我们母子二人,就是重生父母!”员外说:“好说。”然后叫王安扶了岳飞母亲出缸,那些乡里人看王员外收留岳飞母子,众人笑员外是个呆子,东西不抢,反倒收留了两个吃饭的回去。

王安先去报知王明夫人何氏。岳飞母子慢慢地走到庄门前,王明夫人早就出庄迎接,岳飞母亲进来屋子,看见王明夫人,何氏问了她的事情,岳飞母亲哭着诉说了她的遭遇,还有丈夫一直下落不明,她非常担心,何氏与丫环听了都觉得很伤心,于是安顿岳飞母子住下。岳飞母亲为人和气,上下众人没有一个不尊敬的。王员外又差人往汤阴县探听,说是水势已平复,但是岳家人却没有下落。岳母听了,放声大哭,何氏再三劝解,才停止不哭。何氏心疼岳飞母亲孤儿寡母,无依无靠的,岳母为人也和气,自此以后二人情同姐妹一般。有一天两人拉家常,说起员外无子,岳母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样大家财,如果被别人得了,岂不可惜?不如纳一偏房,生下一男半女,也不绝了王门一脉。”那何氏本来有些醋意,但经过岳母一番劝说,权衡利弊,于是就同意了王员外纳妾。当即托媒人讨了一妾给王员外。到了第二年果然生下一子,取名王贵。
不觉光阴易过,这岳飞看看长成七岁,那王贵也已六岁了,王员外请了个教书先生到家。那村中还有个汤员外,一个张员外,各自将儿子汤怀、张显送来读书。岳飞读书倒是用心,但是这三个小顽皮非但不肯读书,先生略微责罚几句,就把先生的胡子几手捋得精光。那先生教书认真,但是惧怕他们父母偏袒,对他们也是无可奈何,只得辞职回去。一连几个都是如此。王明也没办法。因此对岳母说:"岳飞也已长大了,咱们庄子门外有几间空房,家伙什什么的里边都有,要不大姐往那边居住?平时用水,我派人送来,不知大姐意下如何?”岳母说:"多谢员外这么多年的照顾,救我母子。大恩未报又让员外费心,我母子在外居住倒也安心。”岳飞母子就搬出去另住了。平日里给邻居家做些针线活,倒也有些积攒。一天,岳母对岳飞说:"你今年七岁了,也不小了,我给你准备了一个柴扒和一只筐篮,你明天上山去扒些柴吧。”岳飞说:“好,明天孩儿就去打柴。"
到了次日早起,岳飞就拿了筐篮柴扒出门,临走前对母亲说:“母亲,孩儿不在家,你把门关好。”岳飞母亲听他这样懂事,顿觉悲从心起,关门进去,嚎陶痛哭说:"若是他父亲在的话,这样小小年纪,必然请个先生教他读书,如今却教他去打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