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薏米

薏米(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又叫做薏苡仁、苡米、苡仁等,在中、日本和越南广泛种植,是传统的药食兼用谷物资源,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薏米种子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薏苡素、薏苡酯、三萜化合物,薏米种仁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


选地

薏米对种植土地要求不十分严格,对于一般土地而言均可种植,但是以向阳,肥沃的壤地及低洼涝地种植为宜。干旱严重环境不宜种植。

种子处理播种前用温水浸泡24h,以利于发芽;捞出后,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5%拌种,防治黑穗病,效果均达100%。拌好后,将种子放在阴凉处摊开存放(不要装入袋中),3~4 d后可用播种。

施肥方法及用量

与玉米大致相同,亩用复合肥20~25kg左右为宜。可采用一次性施入,也可分2次施入(底肥+追施肥,当植株长到40~80cm时追肥),采用2次施肥效果较好。

播种方法

播种期在5月1日前后为宜,种植方法基本与玉米相同,大田直播。行距50~55 cm左右,株距15~20cm,每穴留单株;株距30~35cm,每穴留双株,播深3cm。每穴播种3~4粒,亩用种量2~3 kg。如果出苗不齐,缺苗10%以下,对产量无太大影响。

除草

与玉米大致相同,采用乙草胺、2.4-D酊脂、莠去津等苗前封闭除草。田间除草可先用“阔锄”等阔叶化学除草剂。

人工辅助授粉

因为薏苡是雌雄同株,同穗,分雌小花,雄小花,但与株不同,薏米的雌小花先成熟,雄小花后成熟,一般授粉是靠风传粉,风不大时花粉飞的少,最好是上午9~12时去薏米地去摇动薏米茎秆,使花粉能飘出去,使雌小花得到花粉,这样进行人工授粉,可提高结实率和产量。


病虫防治

叶枯病

为害叶部,发病初期用1∶1∶100倍液波尔多液,或代森锌6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

玉米螟

又称钻心虫,发现后及时喷洒农药防治,可用50%的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喷杀。

收获方法

薏米一般10月1日前后即可以收获,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而定。当植株下部叶片转黄时有70%~80%果粒成熟,变黑褐色时割下打捆,然后单捆或码放7~10d,可使未成熟粒后成熟,然后用打谷机等方法脱粒,晒干即可。大面积种植可以采用联合收割机作业,提高采收效率。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再加上薏米的药食同源特性,相关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也逐渐深入和广泛。在国外,特别是日本开发出新型薏米食品,其中80%是发酵饮料,我国目前以薏米为原料的加工产品主要有饮料和发酵制品,如薏米酒、薏米乳酸饮料、薏米发酵饮料和薏米醋的报道较多。薏米具有特殊的气味,所以在单独制作饮料时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因此通常采用乳酸菌发酵来改善其风味,得到的产品不仅含有薏米特殊的香味和营养成分,还具有乳酸菌发酵特有的滋味。在此发酵基础上还可以复配其他物质,如酸奶、茶叶等制成更多口味的功能性饮料。

还有研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法得到了薏米酒发酵的**工艺条件,发酵所得的薏米酒色泽淡黄,澄清透明且香气扑鼻,是一种营养非常丰富的保健酒。研究人员在单因素优化的试验基础上,再结合中式工艺,将速食薏米粥的生产线设计为滚筒式,实现了连续生产的目的。此外,还有薏米膨化食品、薏米饼干、薏米面条、薏米面酱及薏米纳豆等薏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