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佳品薏苡仁,清补淡渗,亦可用于虚劳咳嗽,小便不利


【作者简介】赵馨,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八年制学生。

【指导教师】郭炜,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薏苡仁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成熟种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一、利湿清热舒筋脉:《神农本草经》:“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本草纲目》曰:“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见于麻杏苡甘汤,主治风湿热痹证者。

二、舒络缓急治胸痹:薏苡仁渗湿而舒络,散结而畅胸,缓筋而止急,通脉而止痛;与附子相用,温阳之中有化湿除痰,祛湿之中有通阳开结,温阳通络而缓急止痛。《医学入门》曰:“主上气,心胸甲错”见于薏苡附子散中,主治阳虚寒湿胸痹证。

三、利肠腑,排痈脓:薏苡仁破肿毒,利肠腑,涤湿聚,排痈脓,畅气机,使湿毒从下而去,为疗肠痈之要药。《名医别录》曰:“利肠胃。”见于薏苡附子败酱散中,主治大肠寒湿痈证。

综上,薏苡仁为清补淡渗之品,除了用于脚气水肿,湿热痹症,肺痈,肠痈,脾虚泄泻,湿盛白带诸证外,亦可用于虚劳咳嗽,小便不利等。本品虽号补脾,实则乃渗湿利水之功,“薏苡仁上清肺热,下理脾湿”《本草选旨》:“同天麻以治肺,同苓术以治脾,同苍朴以治胃,同牛膝以治肾,同木瓜以治足,同人参以治心,同二陈以治痰,同平胃以治湿,同苍柏以治痿,同归芍以治隐肿,同槟榔以治脚气,同五苓以治水湿蕴蓄之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