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
薏苡仁七大药用价值 2014-12-03 07:25 · 中国青年网 硕士研究生 陆雅丽 薏苡仁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的种子,其性寒味甘,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清热排脓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薏苡仁具有抗肿瘤、降血糖、抗炎镇痛、提高免疫力、调节血脂代谢、抑制骨质疏松等作用,是用途广泛的药食两用的保健食品。 薏苡仁的营养价值 薏苡仁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并且比例非常接近人体的需要。经测定
一天一成语 : 薏苡明珠 2024-04-17 14:25 · 风中摇曳的黑发 【成语名字】: 薏苡明珠 【成语拼音】: yì yǐ míng zhū 【成语注音】: ㄧˋ ㄧˇ ㄇㄧㄥˊ ㄓㄨ 【成语释义】: 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成语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
薏苡明珠:中药薏苡的故事 2022-05-23 10:03 · 安安科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对养生也越来越重视,很多药食同补的食材也端上了每家每户的餐桌。比如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南方也逐渐进入梅雨季节,天气变得潮湿又温热。很多家庭开始吃薏苡仁来祛湿。那么,你们听说过薏苡明珠这个成语吗? 在遥远的东汉,有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名叫马援,也被人称为伏波将军。归附汉光武帝刘秀之后
儿时的美好念想——薏苡 2018-02-15 00:05 · 用户58874444142 我一直坚称自己是“自然里长大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田间,江汉平原上一马平川的地势,让小时候的我疯跑在植物的世界里,青翠欲滴的草叶让我满身过敏,沁人心脾的花香让我陶醉其中,五彩缤纷的秋叶让我驻足观望,香气四溢的果实让我大饱口福……那些年,关于自然的记忆尘封在脑海深处,从不曾忘却,如今处在城市中
薏苡仁?不就是煮粥的薏米吗?清热祛湿中药,难道还有其他作用? 原创 2017-06-13 08:37 · 快速问医生 前言: 薏苡仁?不就是既能煮粥,又美容、健脾、补肺、清热祛湿、消肿排浓和健脾的普通中药,怎么到你这里就成了妙药仙草呢?想必大家没看完我的文一定会这样以为,诸位看官,且听小郎中我细细道来。 薏苡仁 ,又名薏米、薏仁、六谷子,为禾本科植物薏米的种子。薏米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中药材薏苡仁 2018-10-21 18:23 · Zack8 薏苡仁 拼音Yì Yǐ Rén 别名解蠡(《本经》),起实、赣米(《别录》),感米(《千金·食治》),薏珠子(《本草图经》),回回米、草珠儿、菩提子、赣珠(《救荒本草》),必提珠(《滇南本草》),芑实(《纲目》),薏米(《药品化义》),米仁(《本草崇原》),薏仁(《本草新编》),苡仁(《临证指南》),苡米(《本草求原》)
《本草精荟》:粮药同源:薏苡仁的功效与应用 原创 2020-07-22 19:44 · 中医实战笔记 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成熟种子。也是粮食的一种,可单独煮粥,也可煮八宝粥食用,药食同源,营养丰富。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常生用或炒用。 一、薏苡仁的功效: 薏苡仁味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功效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 。被誉为“健脾补肺之要药 ”。 常用于水肿,湿脚气
农业种植技术:薏苡的种植管理技术及采收 2018-02-01 14:12 · 中国智慧农业官网 薏苡(yì yǐ)为禾本科,一年生粗壮草本,须根黄白色,海绵质,直径约3毫米。花果期6-12月。主产中国湖北蕲春、湖南、河北、江苏、福建等省。 薏苡种仁是中国传统的食品资源之一,可做成粥、饭、各种面食供人们食用。尤其对老弱病者更为适宜。味甘、淡,性微寒。其中以蕲春四流山村为原产地的最为出名
薏米适合夏天吃,教你火眼金睛识别食疗薏仁米 2017-06-16 10:19 · 医食参考 中医认为,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清热排脓等食疗作用,且对皮肤也有不错的美容功效,例如可辅助消除各类脸部斑痕、皮肤粗糙、痤疮等。薏仁中所含的淀粉易溶于水,容易消化吸收,是老弱病者增进食欲的滋补品。其汤煮后清澈,可作为夏季消暑的清凉饮料。 近几年外国媒体也报道说薏仁米可以控制癌症,对糖尿病
薏苡仁,祛湿界大神,您了解吗? 2021-02-10 16:07 · 河南都市频道 流传于东汉的桂林一段历史故事,相传东汉时期,南方一带流行瘴气,患病的人手足麻木、下肢浮肿、进而发展全身肿胀,由于病多从下肢起,故中医称之为“脚气病”。 号称“伏波将军”的马援,奉汉光武帝刘秀之命,率兵远征广西,平息南疆之乱。军中士卒都是北方人,染此病者颇多,仗也不能打。马援只好下令安营扎寨,请随军郎中诊治
一日一花一诗:薏苡 2018-06-12 20:07 · 榆木斋 枯木 《送李员外贤郎》 【唐】王维 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铜梁; 借问阿戎父,知为童子郎。 鱼笺请诗赋,橦布作衣裳; 薏苡扶衰病,归来幸可将。 注: 铜梁: 山名。如今的重庆市合川县南。山有石梁横亘,色如铜。《古文苑·扬雄〈蜀都赋〉》:“ 铜梁金堂,火井龙湫。”。 阿戎: 指西晋王戎,“竹林七贤”之一。南朝(宋)刘义庆
菘蓝花开|薏苡仁——千年明珠 2017-08-04 10:50 · 北京中医药大学 薏苡仁 ,又称薏米,是植物薏苡仁的干燥成熟种仁,两千年以前就开始成为药食同源的重要食材,其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上品,但是至于为何称为“薏苡”,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中认为“名义未详”。 在中国传说故事中,薏苡有“食之宜子” 的功效,如王充《论衡·奇怪篇》云:“禹母吞薏苡而生禹”。《吴越春秋》亦云
炒薏米不仅祛湿健脾,而且祛痘 原创 2023-05-14 21:46 · 王曦W 先把薏米用清水快速漂洗干净,摊开晾干表面的生水后,就可以开始动手炒制了。炒制方法很简单,把小薏米倒入炒锅,全程开最小火,耐心地慢慢翻炒至表皮微微焦黄,有明显的焦香味出来就可以了,注意别炒糊了。 用法:炒焦黄的薏米,用开水冲泡,每天一杯即可。(适量炒薏米15克泡水,水量300毫升左右,开水也行,纯净水亦可,浸泡一晚
乌桕,好一树色彩斑斓 原创 2017-11-16 12:02 · 三联生活周刊 滨文路548号大门口那棵乌桕的树叶突然变红褐色了,几天前还似绿似黄,现在如同换了一身新装。 周围一些人认识银杏、红枫,却不知百变的乌桕。“乌桕,乌喜食其子,因以名之。……或曰,其木老则根下黑烂成臼,故此得名。”李时珍说乌桕因鸟得名,杨慎也曾写下“杜鹃花下杜鹃啼,乌臼树头乌臼栖”。乌桕是大戟科乌桕属罗落叶乔木
五谷杂粮:薏仁米 2020-08-18 15:56 · 天涯追梦56 《薏仁米》 摄影:天涯追梦 《薏仁米》 摄影:天涯追梦 《薏仁米》 摄影:天涯追梦 《薏仁米》 摄影:天涯追梦 《薏仁米》 摄影
药食同源食物七 薏苡仁 2023-02-24 05:22 · 佛系写文 许久没写文章,最近因为给父母调养身体的原因,根据自己专业,想到分享一下药食同源的食物,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中国中医文化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之中,血脉里,药食同源也是日常生活里经常能听说的,比如山药补脾胃、菊花清热解毒等等。所写药食同源品种,都来源于卫健委官方资料,所以大家不必有所疑虑。 今日分享的是 薏苡仁 薏苡仁,
一天一成语 : 薏苡明珠 2024-04-17 14:25 · 风中摇曳的黑发 【成语名字】: 薏苡明珠 【成语拼音】: yì yǐ míng zhū 【成语注音】: ㄧˋ ㄧˇ ㄇㄧㄥˊ ㄓㄨ 【成语释义】: 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成语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
薏苡明珠:中药薏苡的故事 2022-05-23 10:03 · 安安科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对养生也越来越重视,很多药食同补的食材也端上了每家每户的餐桌。比如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南方也逐渐进入梅雨季节,天气变得潮湿又温热。很多家庭开始吃薏苡仁来祛湿。那么,你们听说过薏苡明珠这个成语吗? 在遥远的东汉,有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名叫马援,也被人称为伏波将军。归附汉光武帝刘秀之后
春夏常吃三种米,健脾祛湿、补虚助眠!全家老少都受益! 2020-05-01 07:49 · 云南中医 大家都知道,万物生长离不开种子。 不过,除了孕育生命,不少种子还能加工成常吃的各种米,不仅营养价值高,养生作用也不容忽视。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三样美味和养生作用兼具的米,春夏常吃,全家老少都受益! 一、薏米,祛湿健脾 如今正值春夏之交,雨水繁多,天气潮湿,外湿容易侵入人体,这湿气一重
菘蓝花开|薏苡仁——千年明珠 2017-08-04 10:50 · 北京中医药大学 薏苡仁 ,又称薏米,是植物薏苡仁的干燥成熟种仁,两千年以前就开始成为药食同源的重要食材,其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上品,但是至于为何称为“薏苡”,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中认为“名义未详”。 在中国传说故事中,薏苡有“食之宜子” 的功效,如王充《论衡·奇怪篇》云:“禹母吞薏苡而生禹”。《吴越春秋》亦云
分享图片——薏苡明珠,铅华弗御,悠悠花香的月季花,与君共赏~ 首发 2024-09-05 11:55 · 与花相伴 #醉美中秋赏味指南#
在广州,这种花不仅好看还好吃!附“花式”祛湿汤方,快收好→ 2024-03-18 14:33 · 美食导报 “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广东人爱喝汤,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 作为千年花城的居民, 广州人也特别喜欢煲花汤 ,火红的木棉、娇俏的鸡蛋花、绚丽的菊花、深夜绽放的火龙果花……都可入馔。 四时不同的花朵给广州人带来了无尽的灵感,广东人用创意和智慧巧妙提取花儿的百般滋味
芡实其实它的祛湿功效比薏米还要强 2018-04-01 22:49 · 云南中医 在中医看来,湿气是万恶之邪,与“风、寒、暑、燥、火”共称为六淫邪气,是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的重要原因,当体内的湿气过重后,人不但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问题,还会大大增加关节炎、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出现的可能。祛除体湿是保证的健康的重要手段。 那么,如何准确判断自己是否存在体湿过重的问题呢
【黄仕沛经方】反复发热伴右下腹部硬结、反跳痛案 2019-03-05 11:54 · 经典经方学堂 原创: 黄仕沛 经方 《经方》杂志 微信版 第20190305期 反复发热伴右下腹部硬结、反跳痛一例(待排除右侧盆腔占位性病变) Y某,女,33岁,阳江人,于2018年8月31日初诊 患者自诉7月12日晚上突然出现上腹部胀痛,立刻前往当地阳江人民医院住院,翌日其腹部胀痛感转至下腹部
经方医案之薏仁附子败酱汤合四逆散治疗慢性阑尾炎 2021-10-22 05:19 · 张激扬医话 阑尾炎,相信您在生活中一定听说过!阑尾就像胆囊,虽然都很娇小,但却是人体不可分割部分,只是很多人并不觉得阑尾在人体有多重要,因而在阑尾炎面前,很多人的选择都是一刀“切”,但这势必会破坏身体的完整性!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解除阑尾炎的苦痛,还能留住阑尾?阑尾炎属于祖国医学的“肠痈”范畴。内经云
生薏仁利水渗湿,炒薏仁健脾利湿,选用薏米可大有讲究 2019-01-09 21:58 · 健康报 很多人经常用薏苡仁熬水喝,认为它健脾利湿效果比较好。事实上,薏苡仁是一味药食两用的中药,又叫薏米、薏珠子等。根据炮制方法不同,又分为生薏仁、炒薏仁和麸炒薏仁,功效有所侧重,大家在食用时一定要注意。 生薏仁 生薏仁就是没有经过炮制的薏苡仁,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渗湿、清热利水的作用
无需结扎!一方薏苡附子败酱散,排出输卵管积水,照样好孕 2022-10-28 18:28 · 中医妇科主任 输卵管积水让很多女性失去了当妈妈的机会,因为积水堵住了女性的生育线。在临床上,输卵管积水是较为难医治的一种输卵管性不孕症,常因不规范治疗导致病情反复。 中医认为女性的输卵管发生积水属带下病、少腹痛、腰痛等范畴。中医辨证多属湿热下注,气机阻滞,血脉瘀阻,致使肝失疏泄 渐致而成。 《济阴纲目
《西游记》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原创 2021-03-27 11:40 · 小哥哥爱影视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 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
无需结扎!一方薏苡附子败酱散,排出输卵管积水,照样好孕 2022-10-28 18:28 · 中医妇科主任 输卵管积水让很多女性失去了当妈妈的机会,因为积水堵住了女性的生育线。在临床上,输卵管积水是较为难医治的一种输卵管性不孕症,常因不规范治疗导致病情反复。 中医认为女性的输卵管发生积水属带下病、少腹痛、腰痛等范畴。中医辨证多属湿热下注,气机阻滞,血脉瘀阻,致使肝失疏泄 渐致而成。 《济阴纲目
薏米 2023-06-04 22:17 · 中医赵建军 审核专家:曹东义,河北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第六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研究院院长等职务。主持省和国家多项课题,发表论文8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