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技术:薏苡的种植管理技术及采收
薏苡(yì yǐ)为禾本科,一年生粗壮草本,须根黄白色,海绵质,直径约3毫米。花果期6-12月。主产中国湖北蕲春、湖南、河北、江苏、福建等省。
薏苡种仁是中国传统的食品资源之一,可做成粥、饭、各种面食供人们食用。尤其对老弱病者更为适宜。味甘、淡,性微寒。其中以蕲春四流山村为原产地的最为出名,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美容养颜功能。
种植薏苡需要注意什么?薏苡什么时候收获好、怎么样留种?薏苡主要的病虫害又有哪些该防治?以下中国智慧农业官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中国智慧农业官网
种植薏苡如何管理?
1、间苗与补苗
当薏苡苗高5~10厘米时,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间苗定苗,条播的按株距10~15厘米定苗,若有缺株,应及时补苗。穴播的每穴留苗3~4株。
2、中耕除草
在薏苡苗期要勤松土除草,一般进行3次。第一次在苗高5~10厘米时结合间苗进行;第二次在苗高30厘米左右,应浅松土,促进分蘖;第三次在苗高40~50厘米,植株封行前进行,此时正值拔节期,应结合追肥进行培土,以促进根系生长和防止植株倒伏。封垄后一般不再松土除草。
3、追肥
结合中耕除草进行,一般3次。
第一次(苗肥)于苗高5~10厘米左右时,每亩施入腐熟的人畜粪尿1000~1200千克,或硫酸铵10~15千克,以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和分蘖;
第二次(穗肥)在苗高40厘米,此时进入孕穗期,每亩追施人畜粪水1500千克,或尿素15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钾肥(硫酸钾或氯化钾,有利孕穗)10千克,并结合中耕培土,把肥料埋入土中;
第三次(粒肥)在基本齐穗之后,为了促进粒重,防止植株早衰,可每亩追施人畜粪尿1500千克或硫酸铵10千克。此时根外追施磷钾肥(浓度为2%左右),对增加粒重,提高产量亦有显著效果。
4、灌溉排水
根据薏苡的湿生习性,田间水分管理以干湿相间为原则。即湿润育苗、干旱拔节、有水孕穗、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田收获。根据情况灌水和排水。
5、摘除脚叶
在薏苡拔节期后,应摘除第一分枝以下的脚叶和无效分蘖,以便株间通风透光,促进茎秆粗壮,防止植株倒伏,减轻病害。
6、人工辅助授粉
薏苡是雌雄冋株,为风媒花,但在扬花期,雄花少或风力不足时,雌花就不能全部授粉,会形成空瘪粒。为提高产量,在花期每隔3~4天,用绳子或长竹竿顺行振动植株上部,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使花粉飞扬,便于传粉,提高结实率。
中国智慧农业官网
种植薏苡如何采收?
1、采收加工
一般于秋季9~10月,当茎叶变枯黄,80%果实呈浅褐色或黄色时,将茎杆割下,用打谷机脱粒,晒干,扬净空壳。晒干后用碾米机碾去外壳和种皮,筛净后晒 干 ,即成商品。一般亩产200~300千克,高产时可达500千克。
2、选留良种
选择矮秆、分蘖强、分枝多、结籽密、果壳呈黑褐色、成熟期一致的丰产单株作采种母株,于果实成熟时,单采、单打、单收藏作种。播前选籽粒饱满而富有光泽的种子留作种用。
中国智慧农业官网
种植薏苡如何防治病虫害?
1、薏苡黑穗病
又叫黑粉病,俗称黑疽,是薏苡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穗部。染病种子常肿大呈球形或扁球形的褐色瘤,破裂后散出大量黑褐色粉末状孢子。此病菌以厚囊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土壤中越冬。病菌孢子萌发后,侵入薏苡幼芽,随植株生长进入穗部,严重时造成颗粒无收。
防治方法:
①用沸水烫种、人尿浸种、药剂消毒等方法处理种子。
②实行轮作。
③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病穴用5%石灰乳消毒。?
2、薏苡叶枯病
主要危害叶部。发病初期先在叶尖上出现淡黄色小斑,后病斑扩展连成一片,叶片呈焦枯状死亡。雨季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①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每7~10天1次,连续2~3次。
②及时清除脚叶,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可减轻发病。
中国智慧农业官网
3、亚洲玉米螟
以一、二龄幼虫钻入幼苗心叶咬食叶肉或叶脉,三龄幼虫钻入茎内为害,蛀成枯心或白穗,遇风折断下垂。玉米螟以老熟幼虫在薏苡茎秆内越冬。
防治方法:
①早春将上年留下的玉米、薏苡茎杆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幼虫。
②5~8月夜间用黑光灯诱杀成蛾。
③在心叶展开时,用50%杀螟松200倍液,灌心毒杀。
4、黏虫
又叫夜盗虫。为害叶片、嫩茎和茎穗。幼虫咬食叶片成不规则的缺刻,严重时将叶片食光,造成严重减产。
防治方法:
①在幼虫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毒杀。
②用糖3份、醋4份、白酒1份和水2份搅拌均匀,做成毒液诱杀幼虫。
文章来源【中国智慧农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