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文苑】西行游记之七:路过墨江
文/于洪涛
七月在云南旅游,前往西双版纳的途中,路过墨江。

城际高铁路过墨江站
行进的城际高铁又见到了久违的绿色,有白云朵朵在山间环绕、穿梭,沿途路过的水域,也可能是当地刚下过雨的缘故,都充满了红色和浑浊,和云南红土高原的美誉在刹那间变得悄然巧合。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是云南省普洱市下辖县之一,县境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东部,北距省会昆明市350千米,西南距普洱市220千米,是中国内地通往云南西南边疆的交通要道。
在百度搜索中,这样描述道,墨江县是1979年11月28日成立的中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2005年开始,墨江县每年都要举行"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
墨江县北回归线穿城而过,被称为"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以及"太阳转身的地方"。墨江县盛产紫米,2007年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中国紫米之乡"称号。
这些书面上的标签和符号对云南墨江来说,相对生硬,我自己的感同身受伴随着在云南军旅的那些生涯逐渐变得清晰起来。2000年元月,我从原所在的炮兵某部机关到师所属的某炮兵团工作,经过短暂的汽车修理所的基层锻炼,我被当时的团领导调任到所在团新闻报道组工作。也就是在这里,我相识了和墨江有了第一次地缘概念认识的战友,也是大学生入伍干部 当时司职我们新闻干事的杨剑老弟,因为,杨剑干事就是地地道道的云南墨江人,也就是从杨干事口中,我知道了当时所谓的思茅,后来的普洱,更知道了墨江乃是其所属管辖范围的下属县。
有了地缘的概念,就慢慢对原来求学时地理老师所讲的“北回归线”有了更深的印象,作为北回归线穿城而过的滇南小城,曾经神秘的面纱,因为地界和人缘的原因,一下子又变得更加亲切起来。

透过高铁车窗看到墨江的山河云
当年,也同样是从战友杨干事口中,当年我知道了墨江这座城市盛产紫米、紫米封缸酒、咖啡、普洱茶、竹笋、紫胶等众多物产。有些事感觉好像还在昨天,其实,时光已经匆匆过去了二十多年,关于云南的记忆,却始终没有间断,在断断续续的斑驳和时光的碎片中,历久弥新,清晰而又难忘。
二十多年后,偕老婆孩子,以旅游的名义真真正正地路过墨江,虽没有停留,也更不完全清楚老战友杨干事从部队转业后的具体现况,但我不后悔,也更会把这段记忆一直珍藏在心里。
(2023年10月30日补记于河南西平)
(作者简介:于洪涛,男,媒体工作者,新闻从业28年,现供职于河南省西平县融媒体中心总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