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子的种植历史已经有几千年了,是中国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可是如今好多人听都没听过,更别说见过了。那是因为它的种植范围是很小的,仅北方的大同和张家口等一些干旱的地方种植。因为产量不高,所以农民种植的黍子一般都不卖的,而是留着自家食用。
黍子颗粒大小跟小米差不多大
像我家的话,种个一二亩一家人就够吃了。黍子的形态与稻谷相似,籽粒脱壳即成黍米,呈金黄色,黍米再磨成面,就可以做成黄糕了。像村里有个什么婚丧嫁娶,招待客人,宴席上是少不了用黍面做成的炸糕的!可以说这是家乡非常具有象征性的一样食物,非常讲究。还有的地方用黍子酿制米酒。
成熟的黍子
其实我小时候并不喜欢吃这种黍米糕,我更喜欢吃馒头和米饭!觉得这些食物更美味。可是在那个时候在农村很少买别的粮食的,吃的基本上都是自家种的。另外那个时候家里也困难,所以很少能吃到大米和馒头。只能天天吃糕了!再好的食物天天吃也会反胃的!由于是旱地种出来的,所以黍米糕是特别黏实的,吃了比大米要耐饿的多。不经常锻炼身体的或是干脑力劳动的人吃了还不太好消化,所以从来没有吃过的人刚开始吃可能还吃不习惯。
直到长大后我才慢慢的开始喜欢吃糕,尤其是到了外地后,想吃都吃不上的。因为在外地根本就买不到黍子,这才开始想念黍糕的味道,所以回家后我最想吃的就是黍米糕。
黍子脱皮磨成面
黍子的营养价值其实是很高的!据科学调查,黍米中含有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而且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小麦、大米、及玉米。黍米中的其他营养成分,比如蛋白粉、淀粉、脂肪、维生素、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无论是质量还是含量均高于大米、玉米。所以长期食用也是有很好的保健功效的!
黍子面做成的咋油糕
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有句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讲的就是主人用黍子做的饭招待诗人,显示了主人的热情,可见在那个时候黍子也是很重要的农作物!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黍米的喜爱。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回到家里,我总是让母亲做黍米糕吃,因为这是最正宗的家乡的味道。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