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听打过仗的老干部讲古,说了个很有意思的事儿。
大概是这样说的:

建国前大部分地区的酒都是各种米酒黄酒,连茅台五粮液的前身都是。
后来怎么变成白酒满天下了呢?

主要是东北的林彪部队推波助澜,留下的后遗症。

当年东北野战军为了筹备军资,曾大量搞“烧锅”,也就是拿高粱、黍子、荞麦、地瓜等相对不值钱的作物酿酒,酿高度蒸馏酒。

这些烧锅,酿出来的酒就是白酒。

东北地区本就有搞烧锅的习俗,而八路军在艰苦抗战期间也有各种酿蒸馏烧酒赚钱的搞法,因此在东北发育期间,为了赚军资,野战军很快就捣鼓起了相当厉害的“大烧锅”。

烧锅的主要用料就是高粱,据说还受到了苏联的部分影响,形成了早期的勾兑体系。
味儿嘛,就跟今天的某小白差不多,或者说一模一样。

而且国民党那边也眼红这种利润,同样在大搞烧锅酿酒,不然“金门高粱”是哪儿来的?

金门高粱酒的老板,正是聘请了国民党退伍兵当师傅,才制造出了金门高粱酒,而且期间多次跑到国民党军中取经,这事儿是可查的。

言归正传,这些高度的“锅头酒”一时之间充斥市场,不仅被东北的解放军拿来卖钱,还提供了大量的医疗物资,为解放战争给予了很大帮助。

当然,也培养了一帮白酒成瘾的消费者,为中国的白酒时代开了先河。

由此而来的,就是解放军锻造了一帮“酿酒干部”,他们善于搞“烧锅”,是当时的生产“人才”。

解放胜利以后,这些专业人才或下放到各个地方,或成长为领域里的领导,便很快让中国酿酒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过去黄酒当道的中国,变成了各种“烧锅”的天下,继而引发了白酒革命。

比如50年代的“北大荒白酒”,就是军垦和转业官兵们的成果,属于军工产业,生产厂家多达30多个。

白酒就这么占领中国了……是不是这样呢?咱也不知道,反正是听人吹,就当是野史吧。

不如,听听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