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米之粿”无冕之王,清香脆嫩到难以置信,潮汕人都爱吃这个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美食却掌握在自己手中。爱美食、爱探店、爱做早餐的二胎90后宝妈。大家好我是珠珠。"
倘若谈论起潮汕美食的话,想必大家此时的思绪必然浮想联翩,牛肉火锅,肠粉,蚝烙,鸭母捻,砂锅粥等等,各不相同吧。没办法,潮汕好吃的东西太多了,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吧。
不过倘若说起最具有代表性的,大抵是粿吧。在传说里面,南下定居潮汕地区的中原人,由于没有面食祭神拜祖,于是便在这里利用当地的南稻代替北麦,制作出了“粿”。

这便是最早的关于“粿”的来历,由此来看,“粿”自古以来就和祭祀成了不可分割的关系。潮汕人明祭神拜祖,信仰诸般神明,而粿也就带上了神圣的色彩。
粿,是指利用粘米粉研磨成粉形成的食品,而根据馅料不同自然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字,而在所有的粿中,我最为喜欢的便是无米粿。

无米粿,简单的说就是无米之粿。它并非是由粘米粉做成的饼皮,一般是利用红薯粉制成的,也因此,蛮多人叫它薯粉粿。它的馅料多有不同,白菜,土豆,南瓜韭菜等各种馅料都有存在。
因此,根据馅料的不同,有了咸甜之分。
它的外形有咸甜之分,圆圆的微扁状,有些像是圆饼。它的包口位置可以给我们很清楚地揭示它的咸甜区别。包口为圆则为甜,包口为尖则为咸。大家记住的话,以后去潮汕遇上的话还能给同行的的人显摆显摆呢。

无米粿在蒸熟以后,皮极薄且白皙的近乎透明,在这基础上再将无米粿下锅油炸,炸至金黄且带有微微焦的那种程度,就特别美味。然后再加上一小勺甜辣酱,我的天啦,那简直是令人难以忘怀的超级美食,超赞的。

无米粿中我最为推荐的是韭菜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韭菜馅包进无米粿后,再慢慢炸的酥脆以后,水润的韭菜搭配着微焦的清甜 ,我觉得你们都应该尝尝。
当然,作为成年人,遇到这样不同馅料的无米粿,自然是全都要了。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包粿做粿的这份手艺活越来越少见了,相比于以往那种家家户户其做“粿”的场景已经很难看到了,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制粿工具的逐渐消失。

无工做幼粿,无间做雅粿,想做出雅粿,幼粿最重要的便是制粿工具上精细的粿印,而这些粿印上的雕刻可是老匠师们一个个雕琢出来的,选料制胚,雕刻,成型,打磨等可谓是无一不耗时耗力,凝聚着心血和匠师们的骄傲。

只是伴随着现代塑料粿印的越发兴盛,还有制粿做粿这门手艺在人们生活中的逐渐淡化,现在年轻一辈的潮汕人们很少接触这样的潮汕美食了,不免令人有些唏嘘。

文化在逐渐淡化,却又无法阻止,我还是有些心痛的。希望有兴趣来潮汕了解美食文化的人们早些来,共同接触这份美好文化下的美食吧。